。”
少年人拍了拍手里的瓜子皮,点点头,“行,等着。”
说着,他敲了敲车壁,说了一声,“师尊,人来了。”
没一会儿,见着车上下来个风华绝代的年轻人。
他不过二十五六的年纪,穿了一身曲水锦织的月白色袍子,头上束了一支青玉色玉簪,举手投足间都是清冷矜贵。
他眉眼看似妖冶却透着拒人千里的清冷淡漠,凤眸缓缓扫过众人,便让人如当头浇一盆凉水,激灵灵打个寒颤。
最后,他视线落到少年人身上,蹙眉,“长亭,回去自个儿打手心二十笞条。”
少年人脸一下子垮了,委屈叫道,“师尊只说等人,可没说不让我乱丢垃圾,反正这里一早上也是一地狼藉,也不缺这两粒瓜子皮。”
“贫嘴。”年轻人抿唇,似有些无奈,却也没多说,视线落到两个陌生人身上。
他目光平静,马车前的两个人却渐渐局促起来,只觉得那双凤眸有一种让人无法直视的压迫感,让人连呼吸都不由得屏住,整个心都揪了起来。
焦焱承咳嗽一声,试探道,“敢问先生大名,寻焦某何事?”
年轻人神色一顿,语气淡淡答,“在下是送宋钦之托,归还请柬,你应该知晓。”
焦焱承神色一凛,“敢问宋钦先生可是回来了?“
“没有。”年轻人摆摆手,淡然道,“宋钦游历去了雍州,一时半刻是回不来了,所以书信托了我来。”
他说着看了眼身边的少年人。
那贫嘴的少年连忙从袖里将信笺递过去。
焦焱承双手接过,见果然是那封信,封口明显是拆了,眉头微皱,视线略略带了些审视,“阁下看过?”
年轻人打了个哈欠,半靠在车壁上,“是。”
他顿了顿,眯着眸子看着越发高升的朝阳,慵懒道,“我不会久留,离开也不过这两日的事,可没空管你们的闲事。”
他说完,摆摆手,转身钻进了马车里。
“长亭,走!”年轻人的嗓音从车厢内传出来。
少年冲两个人咧了下嘴巴,拉了下马缰,调转马头。
马车便在众人视线里不急不缓离去。
焦焱承紧紧皱着眉,看着手里的请柬,一时间没什么头绪。
本来是打算仗着大当家与宋钦先生的关系可以讨个人情,如今这人情又该冲何人讨呢?
……
杨宁和长亭二人纯粹是闲得无聊,马车从马头到市里,逛了大半天还没逛回去,眼见便到了晌午。
五月的天,天气已属夏日。
马车里有些闷热,外面还好。
杨宁有些待不住,出了马车与长亭并排坐在车前。
长亭还在吃,不过从瓜子换成了一颗手大的香瓜,一口咬下去汁水滋滋往外冒。
他吃得满嘴汁水,还不忘问杨宁,“师尊,咱什么时候动身?”
“这么急着走?”杨宁歪头,笑得清淡矜持。
长亭却没听出师尊的言外之意,咧嘴憨笑,“听说洛京的东西特别香,这种香瓜有脸盆大,三尺长的西瓜,葡萄都是鸡蛋那么大的……”
杨宁忍俊不禁,“你这事倒记得清楚。”
长亭继续笑,“也不是,主要是没去过洛京,好奇。”
杨宁嗯了一声,淡淡道,“过两天。”
“哦。”长亭应了一声,继续吃瓜。
两人走得偏僻巷子,又近晌午,一路过来都没见着人。
车前的两匹千两良驹一匹忽然就暴躁起来,扭动身躯去撞另一匹良驹,惹得马车摇晃不定。
车上的两个人一时不察差点被甩下马车,好在杨宁手疾眼快拉了缰绳。
两人下车,长亭检查了一番,原来是一匹马后蹄卡了根铁钉,暗骂了一声晦气,对杨宁道,“师尊,是马蹄子卡了钉子,得找人撬出来……”
他说着,就见杨宁一脸似笑非笑的神情看着街巷,不由奇怪,“师尊,怎么了?”
“你瞧,这路上钉子真是不少,难怪咱家马儿运气不好。”杨宁笑眯眯说,“看样子要丢半布袋的钉子呢,也不知之后会不会来找。”
长亭一听,顿时觉得有理,“那咱等等,也省得人生地不熟的到处找人,来,师尊,咱去屋檐地下蹲着去,这大太阳的,挺晒人的。”
杨宁拂开他,好笑又无奈,“你呀,人家跟了咱半日了,还用等?”
“什么半日?”长亭还不解,“人家跟咱干嘛?”
猛地他反应过来,“沙……”
“你这榆木脑袋啊。”杨宁无奈打断他的话,声音清淡又不失威严,“诸位好汉试探也试探过了,当真不准备出来吗?”
第八十二章 沙帮三把手焦焱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