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1章 大红灯笼高高挂“易秦联婚”[1/2页]

四合院:开局送贾家母子去坐牢 张石中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纪不凡回到四九城后,决定还要弄的喜庆一点点,然后去买了好几个大红灯笼,反正也不贵几毛钱一个,他一口气买了十个,钱不是问题,他可是有钱人。
      然后就去上班了。
      秦家村内,现在整个秦家村都知道了秦淮茹离婚了,又找了个有钱的男人。
      秦父秦母在家里都不敢出门了,丢人丢在整个秦家村了。
      可是自己女儿还回来说要请全村的人吃饭,这是炫耀还是脑子不好。
      秦父满脸愤怒的瞪着自己的老伴。
      “你看看你怎么教的秦淮茹,以后我们在秦家村怎么有脸见人呀。”
      秦母脸色也不好,也是一会白一会红的。
      “我怎么知道呀,这死丫头都不知道在外面做什么。”
      秦父手拍着自己的大腿,叹了口气。
      “你现在去问问秦京茹,她不是刚在秦淮茹家里住了好几天吗?问问什么情况。”
      秦母也立马醒悟了起来,急忙的说道:“对呀,我现在就过去。”
      很快秦母就跑了出去,去找秦京茹去了。
      秦母出去之后,秦父就在家里不停的来回走着,现在的心里是五味杂陈。
      秦家村里面,也有不少人家觉得事情古怪的。
      “爹,你明天真的不去吗?”
      “你个傻儿子,去什么去呀,秦淮茹头婚都没有请村里人吃喜酒,现在二婚倒请客了,你不觉得有问题吗?”
      “管他的,反正我要去吃的,我们家好久没吃肉了。”
      “嘿~你个傻儿子,别到时候车票钱都搭进去了。”
      “爹你放心好了,我和秦大毛说了,我们半夜走路过去。”
      “随便你吧,懒得说你。”
      好多人家都在上演着这种情况。
      一个多小时后,秦父走累了,刚坐下喝了一大口的凉水。
      秦母面色不好的走了回来了。
      秦父一看秦母的脸色,立刻就急忙的问了起来。
      “怎么样了,看你脸色就不是什么好消息。”
      秦母有些尴尬,脸色也是有点红。
      “京茹一开始还不乐意说,后来才给逼问出来的。”
      秦父顿时也紧张了起来,看着秦母等待着她的结果。
      秦母看到秦父这样,也知道不说不行了。
      “京茹说,可能她嫁到人是叫傻柱,她去四合院的时候,两人就纠缠不清了,这个傻柱是轧钢厂的厨师,每个月工资37.5块,秦淮茹就住在他的房子里。”
      “京茹还说,秦淮茹在他们四合院里面名声很差,而且秦淮茹原来的婆婆说她偷人,还把秦淮茹赶出了贾家。”
      秦父面色铁青,浑身都在发抖了。
      “真是不孝女呀,我们家的名声也给她毁了,还敢请全村的人去吃饭,这完全是要让我们去死呀。”
      秦母听到秦父的话后,双眼也是留下泪,可是她能说什么呢,总归是她生的。
      秦父看到秦母这表情,顿时心中无名火起。
      “哭哭哭,秦淮茹从小就是让你惯坏的,我以前骂打你还护着,现在看你怎么护,真是不孝女。”
      秦父骂完后也就不说话了,秦母也不敢吭声。
      过了十多分钟后,秦父叹了口气。
      “明天一起去吧,都结婚了,还能这么办,怎么也的挺过了明天再说。”
      中午,纪不凡先回了四合院,在四合院的外围墙转了一圈,看看什么地方适合挂灯笼。
      等他记住了位置后,然后就去了山五家里,他可还需要熬火锅底料的,现在都是他的准备期,将来可是要用的。
      到天黑后才回了四合院。
      先在家里吃着晚饭,边看着谭家菜谱,研究学习学习。
      等半夜的时候,他偷偷的出了四合院,然后按照自己的记忆,灯笼从围墙一直挂到四合院大门口。
      灯笼上还写着硕大的字“易秦联婚。”
      他先看了看自己的杰作很满意,然后又偷偷的回了四合院睡觉了。
      等天亮后,路过四合院的人都会停下脚步看看四合院里面。
      四合院内到还是很安静,毕竟今天是星期天,大家都不会这么早起。
      在四合院大门内的闫埠贵就好奇呀,今天是什么情况。
      好多人都在四合院门口东张西望的,然后就走了。
      搞得他莫名其妙。
      没一会,隔壁大院的王大妈进来了,她可是喜欢串门的,和闫埠贵也比较熟悉了。
      王大妈看到闫埠贵在浇花,立马就高高兴兴的走了过来。
      “老闫呀,你们四合院今天有喜事呀,我来沾沾光有糖果吗?”
      闫埠贵听了王大妈的话,愣了一下,然后看着喜颜悦色的王大妈。
      “王大妈,你说什么喜事呀,我怎么不知道。”
      王大妈看着闫埠贵,笑着打趣了起来。
   &nb

第111章 大红灯笼高高挂“易秦联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