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七章八方密卷(一)[1/2页]

念念清华 安鹿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在园中见到了慕椋,从背影来看,便觉得他心事重重,怏怏不乐。我回想这段时日,我和他总是话不投机,彼此都陷入了苦恼,为的也就是我今日想要得到的真相。
      他听到我的脚步声,先回了头,眉间愁雾浓重,见了我便刻意地收敛了一些,只淡淡一笑,轻声问侯道,“老太太还好么?”
      我点头道,“都好。”
      这就让我不知如何开口了。
      外头何止是乱糟糟的,我想,外头该是血雨腥风的吧。他把我困在这里,也只是想让我能安身而已。我怎么就无法接受他的好意,安安分分地躲在他的身后,为何偏偏要和他作对,要去淌这趟浑水,自己几斤几两还不清楚吗,没有将军府的照拂,我怎么可能走得出豫州。
      我正犹疑着,便听他道,“我们有话好好说,你,不要和我吵架。”
      他讪讪地,无奈地一笑。
      我心里便觉难受,“怪我,我也不愿和你争执,只是好像走火入魔了一般,勿见怪。”
      “那些日子没有见你,也是怕闹得你心里不痛快。”
      慕椋便道,“若不能言明,必是于你有损,我也,顾不上自己不痛快,我只盼着你即便是违心地装个糊涂也罢,只不要把自己的性命弄丢了。”
      “可惜纸包不住火,人家既找上门来,偏又叫你都撞见了,也该给你一个说法。至于去咸阳救人,我还是那句话,不能去。”
      我慎重道,“我明白。”
      他叹了一声,幽幽道,“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那还是七国分琚年间,东秦相士风启明算尽天机,作图册一幅送与先秦王,名唤八方密卷。密卷所画,便是整个中原七国的国脉所在。先秦王得其指点,对韩,楚,齐,魏,燕,赵六国国脉尽数做了截断,后终得一统中原。”
      我听说过风启明,他知天晓地,无算不灵,至神鬼皆通,为世人称奇,可惜无寿。他能作出八方密卷,我并不感到惊讶。
      “八方密卷载天下命数,其中乾坤,只有秦王一人熟知。”慕椋道,“相传,得八方密卷者,得天下,东秦得之,保千秋万世。”
      “没有人知道密卷长什么样子,除了秦王。而秦王辞世后,密卷却不知所踪。”
      我便疑惑起来,“它不该在咸阳王宫吗?”
      慕椋摇头,深深吐出一口气,又淡淡道,“它在骊山地宫。”
      听到骊山地宫几个字,我瞬间觉得通身冰凉,魂飞天外,因为,因为,我,我去过地宫。
      骊山地宫,是秦王花三十年举国之力打造而成。
      “骊山地宫,名曰王陵,实则是八方密卷所藏之处。秦王有王子四个,王女五个,却只将八方密卷托付给了大公子。这才是,大公子被害的真相。”
      时隔多年,当我们两个同时提到大公子的时候,还是心痛至极,我的泪水立马夺眶而出。
      “你都知道,你知道却不告诉我?”我泣不成声。
      “他,他,”我想起来,他临死时,一定遭受了极大的折辱,像邓高这样毒辣狡诈的,为了拿到密卷,什么手段使不出来,我不敢想,一想便心痛如绞,说不出话来,只有堵在心口如沼泽般浑浊纠缠的恨。
      慕椋的声音仍在耳边,“大公子走后,东秦上下将王宫翻了个遍,却一无所获,多年过去,他们仍对八方密卷贼心不死,终于在不久前找到了蛛丝马迹,原来早在十多年前,先秦王便已将密卷封在了地宫。原本先秦王在阿房行宫辞世,理应由大公子将他葬入地宫,可秦王的梓宫还未运回咸阳,大公子便遭到了邓高的毒手。”
      “地宫内设多重机关,擅闯者必将横死,可唯一掌握地宫密室机关的人已经走了六年了。邓高丧心病狂之至,便又将眼下王宫之内,兼朝堂之上所有与大公子有过

第六十七章八方密卷(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