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二十二章 分封大典[1/2页]

镇国王侯 是大叔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南北战争结束之后,陈风回返首都洛阳,并在天坛祭祀天地,分封群臣。
      一张祭文的朗读,在扩音器下传遍半个洛阳城。
      祭文铿锵有力,措辞华美,言简意赅的语句更能引发大众的共鸣,大汉军民听得热血沸腾,天地更是为之翻涌。
      随后的分封大典更是让文武百官激动万分。
      首先是四大开国元帅。
      分别是苍龙元帅黄忠,白虎元帅张辽,朱雀元帅徐晃,玄武元帅高顺。
      这四人除了徐晃之外几乎都没有什么争议,黄忠作为整个大汉最元老的那批功勋老臣,一生战绩卓著,为大汉开疆拓土立下了不世之功勋。
      张辽自不用说,年少时跟随陈风,从雁门关开始一步步走到现在,战匈奴,灭鲜卑,定河北,入中原,乃至最后的南北大战,都少不了张辽的身影。作为千军都护府的总督,张辽为一方元帅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高顺虽然没有什么显眼的战绩,但是大汉的前中期能够如此强悍,绝对离不开他。到现在,军中大量的中流砥柱都是出自高顺之手,可以说高顺为帅的呼声甚至超过了任何人。
      徐晃存在争议的原因在于大汉不比他弱的大将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番说辞。徐晃之所以当选,更得益于诸葛亮当初帮他稳定汉中和征讨益州。以此功绩,他从众多能成名将中脱颖而出,成为开国四帅之一。
      现在徐晃正率军前往南中,全天下都认为这路将要前往藏地的大军必定会势如破竹,所以徐晃的功绩上肯定还是要加上一笔开疆拓土,故而成为一方元帅也在情理之中。
      ……
      四帅分封完毕之后,便是文曲十宿的封赏。
      分别是田丰,沮授,贾诩,司马懿,陈宫,徐庶,诸葛亮,荀攸,黄权,杨修。
      他们十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要么是现在的内阁辅臣,要么是之前在内阁呆过的能臣。
      从此之后,内阁也成为了所有文臣毕生追求的地方,甚至比各部尚书在文人心中的地位更高。
      田丰,沮授,贾诩,荀攸,黄权,司马懿这六人无需赘述,他们的资历与功绩早就被一次次的证明了。
      陈宫虽然是在大汉收复宛城时才加入的,但是他自从进入内阁之后,一直兢兢业业,更是一手促成了中原各大城市招商引资的事项,给了中原许多世族门阀一条新的生路。所以陈宫入选文曲十宿也在所有世族阶层的认可中。
      徐庶的入选也让人不意外,虽然徐庶的功勋并没有那么出众,但是平辽州,定徐州,他都是功不可没的。
      至于杨修,其主要的功绩在于西域之行!他圆满的完成了朝廷所赋予的所有任务,此时杨修总览陪都唐城的所有事宜,也备受各地官员的认可。
      诸葛亮是所有人都不意外的,虽然诸葛亮加入朝廷的时间最短,也是内阁辅臣中最年轻的。但是他的功绩要是一一叙述起来,恐怕一日也说不完。
      文曲十宿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力,但是它却代表了大汉文人最高的荣誉。就连诸葛亮如此沉稳的人,也是满面春风的接过陈风交给他的荣誉权杖。
      ……
      之后是开国八大将的分封。
    

第六百二十二章 分封大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