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66章 “行动者”与“不动者”[1/2页]

地球经史 蛮渔.CS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灰星文明通过观看到“漫天星辰”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之后遇到的宇宙谜题越来越多,那些对这些谜题深感兴趣的“行动者”们有着极为强烈的吸引力,他们有的才华横溢,像地球牛顿、爱因斯坦一样在自己的一生中为灰星的科技发展中得到数以千计的新发现;也有人拼尽一生只为了弄清楚困扰住整个文明的一个小小的问题,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但他们为寻求真理至死不渝。
      很显然,这个新科技时代的灰星文明是属于“行动者”的,他们是整个灰星文明进程的推动者,无论科学、政治、经济、宗教、文化还是艺术“行动者”都占据了绝对主流的位置。
      当智能机器开始逐渐取代那些采集、制造、运输、销售等一系列重复性的体力劳动之后,原本像搬石头、拧螺丝这样的简单体力活儿也不复存在。
      大批量的基层劳动者失去了原有的工作,原本他们想要工作攒钱做一做飞船,感受一下其他星球或者只是在太空感受一下传说中失重感觉的梦想也随着失去的工作而失去了。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的生活不需要食物,他们只需要呼吸和饮水就能够活着。
      灰星似乎像一个精力旺盛的小伙子身上的火山一直十分活跃,这里的熄灭,那里又重新冒出来,能够源源不断地为灰星生物提供成长的能量,所以,灰星并不缺支撑灰星人成长的空气;至于水,灰星虽然没有海洋,但几乎遍及整个星球的河流和湖泊足够养育上百亿的灰星人。
      “不动者”成了“行动者”眼中浪费资源的“蛀虫”,而灰星是没有歧视的,它的空气和水都是免费的。
      从“行动者”的科学角度来讲,“知识断层”是导致“不动者”极具增多的主要原因,因为科技在日新月异的发现,掌握科技的越来越精细且复杂,灰星人大多数人的工作和遗传以前都不和这些知识挂钩,单单靠记忆遗传已经无法对知识进行普及,导致很多人无法和文明进程接轨,导致大批人沦为了“不动者”。
      证明这种理论的证据有很多,比如“不动者”普遍无法理解科技事物的运行原理,甚至他们都不会使用那些看起来十分简单的科技产品,他们对基本的力学和天文知识都不甚了解,对世间事物深层原理的探究持冷淡态度;相反的,那些“行动者”普遍对新鲜事物保持热情,他们对事物了解都比较深入,而且十分愿意去思考。
      而且,“不动者”在父辈就是“不动者”的情况占大多数,而“行动者”的子嗣多也是“行动者”,这也足够证明遗传记忆中知识对两者的发展历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这也就是在新的时代里,曾经坎尔雅帝国的人在“行动者”之中占比达到61%的重要原因,因为坎尔雅从三大帝国建立初期就是凭借一股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和信仰才能够发明出简陋的狙击枪和当时拥有机械甲的帕齐尼帝国抗衡保住自己国土的。
      他们的国度将“提出疑问”看做生命中最高贵的品质,将“钻研问题”视为生命中最大的乐趣;将“解决问题”视为生命中最真挚的信仰。
      “每个生命生下来就是

第466章 “行动者”与“不动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