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县令坐直了身体,整个人看起来都比先前要正式几分。
“本官喜欢和聪明人说话,这样不浪费时间。”
“而你恰好就算一个,姑且还算是本官见过的,这个年龄段第二聪明的人。”
黎娇娇:“?”
夸她就夸她,怎么还安个第二?
第一不第一的她也不关心,只想继续这个话题。
“就如民女先前所言,除开起初造谣的人,剩下盲目追随的人应该就是因为生计问题被蒙蔽了。”
“而这样的人随着天气炎热下去,应该会变得更多。所以大人您要做的就是要控制住县城的粮食物价。”
“只要百姓赖以生存的粮食稳定在一个正常的价格的话,相信还是有理智的人居多。”
黎娇娇这话并不是空穴来风,她早在半个多月前就让高大海和高大壮去暗中收购粮食了。
她最先下手的还是那些屯了许多粮食的富商和地主,这样的人最容易在危难之际大发横财。
而她,则是要尽可能的杜绝这一问题。
她知道仅靠县令的话是没办法彻底控制住这些人的,毕竟商人要赚钱,就多的是办法。
而最有用也最快捷的当属釜底抽薪这招了。
只要在他们还没发觉到不对劲之前大量的收购粮食,然后以平价买给百姓,应该就能挽回一波声誉。
不仅如此,还能短暂的遏制一下县城里的灾情,给许县令争取更多的时间向上级周旋汇报。
黎娇娇是想了很多的,她也不怕自己收购粮食会被多方觊觎了。
因为这白江县的富户和地主大多都是土生土长的原住民,在他们几十年甚至好几代的印象里,都没有什么旱灾的出现。
唯一有的只有涝灾和少量的蝗灾,但这些至少都是雨季往后的事了。
她就是算准了人们的这个想法,再凭借着商人逐利的本性,肯定能够很容易的收购到粮食。
不仅如此,她还让高家两兄弟小心谨慎地控制着数量。
因此,他们的存粮只能简单的平衡一下市面上的粮价,并不足以带来直接的改变。
但这就足够了,剩下的就需要许县令来从中斡旋。
“本官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要本官平衡粮价,让灾后失去庄稼的百姓们吃得起饭,这样就不会有大的暴乱发生。”
“民女正是这个意思,相信大人您肯定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控制价格这事治标不治本,还是需要大人您提前向朝廷上书请求放粮才行。”
黎娇娇说完,许县令半晌没了音。
又过了好一会儿,桌案上方传来了沉重的叹气声,“这些本官又怎会没有想过?”
“黎娇娇,你可知道徐州府城有多大?”
在意料之外的问题属实惊到了黎娇娇,她一个外来者怎么会知道府城有多大?
她都才在县城安家没多久呢,地皮都还没踩热和。
所以她诚实的摇了摇头,“民女不知。”
“那你又知全大景有多少个府城?”
黎娇娇继续摇头。
她确实不知。
“好,那本官就告诉你。”许县令站起身,走到黎娇娇面前,面色惆怅更甚。
“整个大景,除开京城有十三个州府,每个州府下辖最多二十八个县城,最少也有三四个县城。”
“就比如咱们徐州府,算是大景比较中等偏上的府城了,有小部分靠近海域,漕运和藩货都是朝廷来钱
第193章 商谈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