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三章 凤阳花鼓[1/2页]

父可敌国 三戒大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奉天门广场上。
      山呼海啸的朝拜声中,朱元璋想的却是,三十年前这时候,元大都的皇宫里,也一定在上演同样宏大的仪式吧?
      蒙元的君臣肯定不知道,也不会在乎,这个姓朱农民家的悲剧。
      而现在,会不会也有同样的悲剧正在上演?
      想到这,朱元璋便如坐针毡,甚至对这种靡费巨万的宏大仪式,生出丝丝厌恶。
      ‘咚咚锵、咚咚锵,直到熟悉的花鼓声响起,才驱散了他心头的阴霾。
      朱元璋寻声看去,只见眼前广场上,多了一支穿红挂绿的凤阳花鼓队。
      这是洪武朝的保留节目了,每年乡亲们进京给他贺岁,就会在大朝会上给皇帝来一段他最爱的凤阳花鼓。
      前奏过后,花鼓队便载歌载舞表演起来。花鼓手都是全凤阳挑出来的金嗓子,一开腔就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
      “说凤阳,道凤阳,手打花鼓咚咚响。凤阳真是好地方,赤龙升天金凤翔。数数天上多少星,点点凤阳多少将。
      说凤阳,道凤阳,手打花鼓咚咚响。凤阳真是好地方,皇恩四季都浩荡。不服徭役不纳粮,淮河两岸喜洋洋!”
      “好,好,真好!”那新编的花鼓戏,正唱在一干淮西勋贵的心痒处,听的他们喝彩连连,
      就连朱元璋也重新露出了笑容,吩咐请这些老乡亲留下,陪自己用午膳。
      ~~
      早朝散后,就已经快晌午了,一众凤阳老乡被领进了华盖殿。
      华盖殿中,数条长桌上摆满了鸡鸭鱼肉,各式美酒,乡亲们还没落坐,皇帝便驾到了。
      慌得乡亲们赶紧跪地,高呼万岁。
      朱元璋笑容可掬的从后殿转出,亲手扶起老乡亲。
      “都起来,不必拘礼,反正你们也不懂那些规矩,干脆就像在老家那样,想怎样就怎样。”
      朱老板说完,也不回他的龙椅了,拉着两个老者的手,直接在乡亲们中间坐下,与他们把酒言欢。
      众乡亲起先还有些拘谨,三杯酒下肚,气氛便渐渐热烈起来。开始纷纷向朱元璋敬酒。老朱是在军中练出的海量,自然来者不拒,酒酣耳热之际,跟他们拉起了家常。
      “现在大伙儿的日子,过的怎么样啊?”
      “托皇上的洪福,自打大明开国以来,咱们凤阳便连年风调雨顺。”一个老者满脸感激道:“皇上又免了咱们的赋税和徭役,那日子还不是掉到蜜罐罐里啊!”
      “对对对。”众乡亲也赶紧附和。
      “哈哈哈,好。”朱元璋也笑得很开心。“咱当了皇帝,总得让老乡亲也沾??光吧。不然这皇帝不他娘的白当了?”
      “哈哈哈!皇上真是念旧啊!”乡亲们便笑着拍起老朱马屁来。别看他们都是乡下来的,歌功颂德的词儿可层出不穷。
      “之前听说咱那些淮西老兄弟,派家人回去圈地建庄园,很是扰民,咱已经整治过他们,还在奉天门广场上立了铁榜,告诫他们约束家人,不得滋扰地方。”朱元璋又问道:
      “这几年过去了,不知他们有没有再犯啊?”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老乡亲们一齐摇头,一个老者笑道:
      “谁敢不听皇上的话啊?再说不是还有韩国公他老人

第四十三章 凤阳花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