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二十八章 入股造铁路[1/2页]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上善若无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皇帝是不可能当裤子的,毕竟不是需要皇后去赚外快养家的天蝗。
      李二的发言,更像是一种表态与展示决心。
      真正发愁到被逼着要当裤子的,还得是杜如晦。
      想着空空如也的户部库房,惆怅的杜如晦第一个念头就是辞官,哪怕去做工部做礼部,也比整天愁的睡不着觉要强。
      不过这种时候辞官,会被所有人笑话是个逃兵的。
      脑海之中将所有能够想到的办法都想了一遍,最终将目光落到了李云泽的身上。
      要说这天底下谁能拿得出这么大的一笔款子出来,唯有这位蓝田县子...哦,现在是县伯了。
      “借钱?借钱没问题,可你拿什么来还,等值的担保在哪?”
      李云泽的反问,让杜如晦下意识的看向了李二。
      换个心黑的文官,先是千方百计的把钱弄到手,自己上上下下的分掉一大半,剩下的把事儿办完,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将烂摊子留给下一任。
      真要是找到自己的身上,干脆利落的梗脖子‘有钱没有,要命一条~~~
      那时候才是真正的苦主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可惜杜如晦是个有节操的,能够称之为真正士大夫的文官,他为了脸面不能去干这种事儿。
      他将希望寄托在了李二的身上,希望皇帝能够出面提供担保。
      别的不说,皇帝的面子...当然,得是要面子且有实力维护面子的皇帝所提供的面子才有用,昏君沙凋们不在此列。
      感受到杜如晦的目光,李二下意识的移开了脑袋,顺手拿起了李云泽放在桌子上的那本书。
      “...蒲团...”
      眼见着皇帝津津有味的翻看起了带着插图的书册,杜如晦倒也洒脱“子厚,废话就不多说了,你有什么办法直言就是。”
      他干脆躺平了,有什么招数你尽管用就是了,只要事情能够办成就行。
      “杜公。”李云泽目光环视四周众多关切看过来的文武勋贵们“诸公。”
      “在下想问问诸位,这铁路是否赚钱?”
      这话说的,文武勋贵们都是下意识的笑了起来“自然是赚钱的。”
      单单是沿途乘客的收入,就已经让众人为之咋舌了,更何况还有更加赚钱的货运收入。
      用现在长安城流行的话语来说就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颔首点头的李云泽再问“有这等赚钱的机会,诸公可愿参与其中投上一股?”
      这话一出,聪明人已然是瞬间顿悟。
      朝廷是没钱,可他们有钱啊。
      这些年借着李云泽提供技术与物质的东风,各家勋贵们可没少赚钱。
      别的不说,让各家掏个几万贯出来,难度不算太大。
      李云泽笑容更甚“大家是知道的,我自己出钱出力修了这条铁路。作为回报,陛下给了二十年的经营权。若是大家一起出力,修一条陛下想要的铁路,想来陛下也不会吝啬二十年的经
      营权。”
      “这也不够吧。”脑海之中快速计算的杜如晦,先是瞟了眼不动声色认真看书的李二,跟着表态说道“一斤铁当三十文,一里铁路用铁何止十万斤。修一里铁路,至少三千贯的铁钱。
      ”
      一旁的李云泽笑而不语。
      他没提醒说铁跟铁是不一样的,从铁到铁轨也是不一样的,此外生产制造运输各个环节都是各不相同。其成本与终端价格,更是天差地别。而且地形不同,价格更是不一样。
      这些事情李云泽懂,可并没有说出来,因为说了也没意义。
      文人士大夫们能够做到杜如晦这般,已然是殊为不易,最起码没有斥责影响了圣人休息,要求全都拆掉。
      也没有成为腐儒,呵斥奇淫技巧之物,当诛之!
      大唐的文臣们能够选择平静的接受,已然是最好的结果,那就别再去计较细节上的那些东西,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坐在笑开了花的长孙无忌身边的李?蓿?迕夹乃懔艘环?按映ぐ渤堑礁卟??奈迩Ю锏刈苁怯械摹R簿褪撬担?サナ锹蛱?鸵?磺Ф嗤蚬幔俊
      这个价格一出,所有人都不说话了,只有长孙无忌忍不住的笑出猪声。
      就连被书册吸引的李二都忍不住的皱眉看过去“什么事这么高兴。”
      强忍着笑意的长孙无忌,急忙行礼“庄子上猪圈里的母猪一口气生了八个猪仔,实在是太高兴了。”
      众人闻言,纷纷翻起了白眼,甚至就连李二也是冷哼了一声。
      李云泽出技术,长孙无忌出钱出力弄铁厂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很明显这次是要赚疯了。
      那边杜如晦接过话头“还要算上人工,还有各种配属物件,人员的培训,日常的维护巡逻等等开销。一里地造价得五千贯起步。”
      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话,当了裤子也修不起。
      在座的众多勋贵文武们,把全部家当都砸进来

第四百二十八章 入股造铁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