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3章 嫂子眼里有光(求追读)[1/2页]

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立地为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徐得庸道:“您找张废纸和铅笔我给画出来。”
      对方也很麻利,很快找来张废报纸和半截铅笔头。
      徐得庸考虑到蜂窝煤等各种尺寸,很快画出后世用的那种铸铁蜂窝煤、煤炭两用的炉子,还标好尺寸。
      工作人员看了看道:“嘿,同志,您画的还真不错,像模像样,这和洋炉子类似,只需要改变一些地方,能做,不过要先交两块钱订金,还得等上三五天,具体价格得做出来才知道,不会超过五块钱,烟囱另算。”
      嘿,这价格可真不便宜,就算炉子四块钱,耐灶烟筒一节就一块钱,这起码要用三节,加起来就七块钱。
      怪不得很多人宁愿受烟也不用烟囱炉子,忒贵!
      更别说有钱人用的糖瓷烟筒,一节就要三四块钱。
      既然炉子都买了,也不差蜂窝煤脱模具,一块买了。
      杂货铺依旧没有,索性一块让做,要一块多钱一个。
      还有炉子里的套筒炉瓦。
      他询问工作人员后,工作人员向他推荐交道口附近“隆公道白炉铺”,里面有耐火土烧制的各种炉子,炉子都能烧制,套筒炉瓦自然也行。
      徐得庸依言骑车找过去,说了尺寸要求,并且要求最好的耐火性,对方要价六毛。
      徐得庸没还价,交了三毛订金,五天后来取。
      这连煤都还没买,十块钱就快砸进去了。
      徐得庸忍不住咂咂嘴,就当这钱没来过,反正也是富婆的钱。
      这钱花出去,那木楼钟钱要是不回流,他身上的现金又降到十块之下,不过他盲盒空间中不知不觉已经攒了好些东西。
      喜滋滋!
      就是回头把炉子啥的拿回家,奶奶准要再摸笤帚疙瘩。
      嗯,钱的出处都编好了,“修钟”的钱,这些天拉客的钱,加上自己“攒”的钱。
      妥了,反正到时候自己身上花的“没有一分钱”了!
      收好单据,徐得庸调头回家。
      此时四合院门口相当热闹,刘光福和闫解放一人一个陀螺正抽的飞起。
      相互较劲,还要碰一碰。
      周围许多围观的小伙伴,小棒梗坐在门墩上手里握着陀螺,一会瞅瞅热闹,一会瞅瞅胡同口。
      钢珠还不来!
      他也想抽陀螺,虽然貌似他还不大会抽。
      “让开,让开,把门口的地方让开。”徐得庸宛如“不良青年”一般蛮横的喝道。
      一群半大小子顿时像是见到“老大”般,争相叫道:“得庸哥!”
      “得庸、哥!”
      “得、庸哥!”
      ……
      道路如被劈开的潮水让了出来。
      徐得庸眨了眨眼睛,自己啥时候成孩子王了?
      老子枪都还没掏出来,你们就都臣服了?
      说实话,有些胡同里的孩子他连名都叫不上。
      哎,忒容易,一点也没有成就感!
      小棒梗也“噌”站起来大声道:“得庸……。”
      “嗯……?”徐得庸目光一瞪。
      小棒梗立即怂了,声音一小道:“叔……。”
      徐得庸成功压制住未来的“盗圣”,成就感+1。
      “嗯。”徐得庸点点头道:“坐门墩上屁股不冷吗?”
      “不盈。”小棒梗眨了眨小眼睛道。
      得,这傻孩子继续坐的吧,屁股蛋子保准冰冰凉!
      他将车子搬进院子里,没去管外面闹腾的孩子。
      回到家里,徐南氏见徐得庸空手回来,便笑眯眯道:“钟表给人家了?”
      “嗯呐。”徐得庸摘下帽子手套扔到

第63章 嫂子眼里有光(求追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