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章军书十二卷,卷卷无爷名[1/2页]

从搜山降魔开始 南山行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下一个,陈年庆!”
      街道上,税吏拿着户册按个点名,旁边还有牌长、保长盯着,确认每个人的家庭情况。
      时不时,交税的队伍里,便有凄厉哭声传来。
      陈澈站在刀庄门前,定眼远望。
      漫长的交税队伍里,一名老汉拖着发烧的孙女,跪在税吏面前,大声哭嚎:
      “大人,俺带了整整一石二斗米,您这一脚,踢得恁厉害了,一下子踢掉了四斗米。”
      “俺孙女还生着病,家里的钱,也都用得差不多了,哪里补得上啊?”
      就在刚刚,税吏施展出了家传绝学——
      “淋尖踢斛!”
      陈澈听说过这玩意。
      指官吏收税时,为多征米谷,故意用脚踢斛,使斛面堆尖洒落,洒出来的粮食不允许老百姓收回,算是损耗,百姓必须把缺额补上,才算交完了税,无形中多交粮食。
      这一踹也很有讲究。
      因为你不能把“斛”踢倒,倒了,老百姓便有理由把地上的米粮捡起来,但又要尽可能地多踢下一些米粮。
      于是乎。
      小吏们为了这一踹苦练多年,往往是先在自己家附近找棵树,从踹树开始,以树干不动,落叶纷纷为最高境界。
      不能练死劲儿。
      “淋尖踢斛”的功夫,讲究的就是一??化劲儿,一个左正蹬,或是一个右鞭腿。
      甚至有吏员世家,无师自通,领悟出了一套“霍闪五连鞭”的功夫,厉害得紧。
      税吏冷笑一声,翻开早就准备好了的军书,抬起下巴。
      倨傲道:
      “既然没钱,今年兵役缺员得厉害,你便去县兵营,帮忙喂喂马,切些草料,放心,不累的。”
      乍一听,这是一份轻松的活计。
      然而,老汉陈年庆听到这句话后,浑身一颤,自知老命难保。
      老百姓不懂军事,眼睛却不瞎。
      哪怕一年到头都不打仗,光光是县里练兵,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兵书有言:
      “古之善为将者,必能十卒而杀其三,次者十杀其一。三者,威震于敌国;一者,令行于三军!”
      事实上。
      河间县前年起,便从京城空降了一位新县尉,唤作秦天狼,颇有背景。
      此人随身携带《兵书》,日夜苦读研究。
      每逢军役,他就会想方设法,练死三十条新丁性命。
      如此,他才觉得自己训练有方,麾下皆被练成精兵,一旦战事爆发,必定能腾云而起,成为堪比兵仙的一代名将。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下面的官吏,每年也会安排一些没背景的老弱病残,让他们成为被秦天狼练死的倒霉蛋。
      像陈年庆这般的老汉,一旦入伍,必被活活练杀!
      陈年庆抱着家中唯一幸存的孙女,老泪纵横,跪在地上磕着头,向在场姓陈的远亲恳求,能不能借几斗米,周转一番?
      这一刻。
      在场的陈姓远亲,犹如当年无视陈澈挨饿,眼睁睁看着陈澈卖身为奴一般……眼观鼻,鼻观心,皆漠视不理。
      却在此时。
      异变突生!
      陈澈鼻尖微微一动,感到一缕极为淡薄,却又十分熟悉的气息,从发烧的小孙女身上传来。
      “那是……”
      “东来紫气的味道?”
      “只是味道怎么有些古怪,带点臭味?”
      陈澈心中生出一丝疑惑,抬眼望去,仔细观察。
      气味的来源,似乎是陈年庆小孙女脖颈处,挂着的一颗淡紫色石头。
      “莫非,是蕴含东来紫气的东西?”
      一想到这。
      陈澈坐不住了,快步回到院中,对赵茹说出了自己想法。
      他想以一两银子的价格,购买那颗淡紫色的石头。
      “澈哥儿,你是想照顾二大爷一家吗?”赵茹抚了抚发梢,有些疑惑:“也不必给这么多吧?他虽小时候请我们吃过橘子,但也不值一两银子吧?”
      陈澈摇了摇头:
      “不,那颗淡紫色的石头,其价值,或许远远超过一两银子,甚至更多!”
      赵茹想了想,取出了七八块碎银,总计约有一两,浅浅笑着,如百花盛开:
      “那行,我相信澈哥儿的判断,这事听你的。”
      “我去去就回。”
      陈澈接过银两,快步走出院门,吩咐张节虎把陈年庆一家,从交税队伍中,带到刀庄。
      税吏原本还想厉声呵斥一番,但当他见到张节虎的猎户腰牌,以及樊氏刀庄特有的门客服饰,立即便泄了怒气,改口道:
      “迟点交也成。”
      院内。
      “你是……阿澈?”
      陈年庆原本随儿子搬家去了锦江镇生活。
   

第35章军书十二卷,卷卷无爷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