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便是十六年过去。
      十六年光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对于凡人而言,已足够沧海桑田,天下大变。
      这十六年间,年号三易,开皇至仁寿,仁寿至大业,大隋开国之君,一代雄主,隋文帝杨坚,于仁寿四年,崩殂于仁寿宫,享年六十四岁。
      同年七月,太子杨广即位,改元大业,是为隋炀帝。
      杨广即位后,以北统南,对内修造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穷奢极欲,对外则频频用兵,攻灭吐谷浑,讨伐琉球,又三征高句丽,为此横征暴敛,百姓难载其重,苦不堪言,以至天下烽烟四起。
      如此,至大业十二年,各路反王甚嚣尘上,更有四大门阀,五姓七望画地为王,山河日下,国不将国,大隋之世,摇摇欲坠,天下百姓饱受其苦,民生凋零,越发艰难。
      此等年间,徐州之地,却是……
      “包子,刚出炉的包子,皮薄肉厚,油大喷香的大肉包子哦!”
      “膏药,祖传膏药,头疼脑热,一膏便灵。”
      “真是新了奇,竟然有人来这儿卖膏药?”
      “怎的,这地界不能卖膏药?”
      “不是不能卖,而是卖不掉,你来时也不打听打听,这儿是谁家的地界?”
      “谁家的地界?”
      “自是保安堂的地界,什么,你不知道保安堂,那你总知道我们徐州城第一神医,妙手回春,救死扶伤,号称阎罗还命的许青阳许大夫吧?”
      “许大夫来了!”
      “许大夫好!”
      “见过青阳先生!”
      “许大夫来吃我这梨儿,今早儿刚摘的,绝对新鲜。”
      “许大夫,昨日我家小子满月,你太忙不敢打扰,但这筐红鸡蛋请您务必收下,算了,你忙,我给您送到保安堂去!”
      只见一人走来,青衫朴素,英姿挺拔,由内至外,一派从容,虽是青年样貌,却有宗师气度,令人心生敬仰,莫名亲近。
      左右街邻见他,皆是热情招呼,他也谈笑相回,来到一间包子铺前:“来五十个肉包子。”
      “许大夫,早就给您预备好了。”
      老板见他,亦是一笑,递出一个油纸袋:“您拿好。”
      许阳点了点头,接过油纸袋,取出一块碎银。
      老板见此,赶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您吃我家包子,是我的福气,这钱万万使不得。”
      许阳一笑,也不多言,放下银两转身而去。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买膏药的呆了一会儿,随后才回过神来。
      “他……就是那位许大夫?”
      “不然呢?”
      “他医术很高?”
      “不是高不高……这么跟你说吧,从保安堂开业到今天,整整十六年,就没有许大夫治不好,救不活的病人!”
      “真的假的,他这么年轻,能有这样的医术?”
      “你懂什么,有志不在年高,许大夫更是如此。”
      “无论大病小病,疑难杂症,只要入了保安堂,见了许大夫,那必定药到病除,纵是无可回转的必死绝症,也能让你无伤无痛,安然而去,乃是大家伙儿公认的徐州,不,天下第一神医!”
      “这……好吧,就算他医术真有这么高,那他诊金收得肯定不便宜吧,大家都是小老百姓,有个头疼脑热的,去得起他保安堂,还是买我这膏药实惠。”
      “你知道个什么,早在几年前,许大夫便开义诊了,对我等百姓概不收费,还赠医药,且门下收容了上百弟子,近千门生,皆是穷苦百姓出身,还有不少无依孤儿,人人都赞他是菩萨降生,佛陀转世!”
      “这……你不要蒙我,不收诊金,还赠医药,门下还养着上百弟子,近千门生,他靠什么吃饭,喝西北风吗?”
      “说你不懂,就是不懂,许大夫虽不收我等百姓诊金,但权贵富豪的诊金却是一分不少,一毫不落,铁掌帮知道吧,号称幽州第一大帮,前段时间他们帮主练功走火入魔,前来求许大夫救命,你猜要多少诊金?”
      “多少?”
      “整整千两黄金,还有十颗东海明珠,一颗长白雪参以作药用。”
      “如此,你说,许大夫靠什么吃饭?”
      “这个……不对啊,那些大人物,就这么好相与,个个都是冤大头,千两黄金,明珠雪参,说给就给,那铁掌帮我也听过,可都是一群凶神恶煞。”
      “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从前几年,许大夫开义诊起,就没几个人敢在保安堂闹事,偶尔遇上不开眼的,也被保安堂的大夫们乱棍打出门去了……等等,你去哪儿?”
      “去拜师,对了,保安堂怎么走?”
      “……”
      众人议论,暂且不说,另一边的许阳,已提着包子回到了保安堂。
      “师尊!”
      “先生!”
      “许大夫好!”
      “见过青阳先生。”
      十余年来,数次扩建,如今占地极广的保安堂内,众多门人弟子与医客

第二十八章:乱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