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266 从现代穿回民国21[1/2页]

快穿之我是你妈 大白牙牙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两列花盆占据了阳台最好的位置,一列种着秋海棠,一列种着三色堇。
      有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不过四五天的功夫,在沪市女子中学招生考试当天,不少种子都从土里探出了细嫩的芽。
      叶鹤栖站在花盆前,用自己的食指戳戳这个,又点点那个。
      不错不错,种子在今天发芽,肯定是一个好兆头。
      看来它们也觉得她能考进前三名。
      带着种子给予的祝福,叶鹤栖雄赳赳气昂昂,和姚容一起来到考场。
      考场就设在学校里面,考试限时两个小时。
      因为报考人数不算多,女中采用的录取方式是及格制。只要分数达到及格线,就能入学。
      叶鹤栖这段时间复习劲头非常猛,拿到试卷之后就开始嘎嘎答题,几乎没遇到什么能难倒她的题目。
      试卷最后还有几道附加题,考察范围很广,涵盖了不少学科知识,既考察英语,也考察数学,甚至还包括人文地理。
      这对其他考生来说可能会有些抓瞎,但对叶鹤栖来说,九年义务教育可不是白学的。
      女中阅卷速度很快,第二天上午,成绩就公示出来了,叶鹤栖以超过满分的成绩位列第一。
      樊向雪将入学通知书交到她手里:“你是唯一一位将所有附加题都答对的考生。”
      叶鹤栖笑了笑,没有太多骄傲的情绪:“谢谢樊老师,我以后会更努力的。”
      回到家里,姚容已经做好了饭菜,全都是叶鹤栖喜欢吃的。
      叶鹤栖将入学通知书交给姚容,姚容脸上满是笑容:“我就知道鹤栖你一定没问题。”
      “对了,我给你做了个斜挎包,还有一些装饰用的小饰品。你可以留下来自用,也可以拿去送给同学。”
      这些小饰品不费钱,但款式别致,在外面很少见。
      用来当见面礼送给同学很合适。
      叶鹤栖高高兴兴收下,又问姚容旗袍做得怎么样了。
      贝涟忙完工作,离开报社,坐着黄包车来到姚容家楼下。
      她刚要上楼,就听到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阿涟,等等我。”
      回头一看,樊向雪也刚好从黄包车走下来。
      “向雪,你也来了?”贝涟笑道。
      樊向雪笑道:“对,上次沙龙一别,我也很久没见过姚容了。这不,一听说要请我聚餐,我就过来了。”
      贝涟和樊向雪一起往楼上走。
      贝涟问:“姚容突然请我们来家里吃饭,是有什么喜事吗?”
      樊向雪道:“应该是为了庆祝鹤栖考进女中吧。”
      从樊向雪那儿听说了叶鹤栖的成绩后,贝涟也相信了樊向雪的猜测。
      所以当大门打开,她们看到姚容的第一眼,都没发现异常。
      直到她们在沙发上落座,接过姚容递来的茶水时,她们才诧异地打量着姚容身上的衣服。
      衣服整体由黑色云纹面料制成,下摆长至小腿中部。
      相比起以前毫无腰线设计的衣服,旗袍腰线流畅,领子依旧保留成高领,袖子是倒大袖。
      在许多边缘海缝有类似蕾丝花边作为点缀。
      这一身衣服,既保留了原有的传统服饰元素,又避开了原有服饰的笨重繁琐的缺点,大胆显露出女性曼妙的曲线,却又毫无轻浮之感,反而将姚容身上那种温和与典雅的气质凸显得淋漓尽致。
      姚容坐到贝涟和樊向雪对面,端起杯子抿了一口茶水,才轻笑着问:“你们觉得怎么样?”
      如果说樊向雪表现出来的是惊讶,那贝涟表现出来的就是惊喜了。
      “这就是鹤栖所说的旗袍吗?”
      叶鹤栖拎着锅铲从厨房里走出来,刚刚她一直在厨房里忙活:“对啊,贝主编,你觉得这种风格的衣服能满足你的要求吗?”
      贝涟嘴里不吝夸奖:“能。非常能。”
      “这身衣服,既放弃了上衣下裙,又符合女性审美,还去掉了繁琐和累赘,便于起卧行动。”
      “最妙的是,我在里面看到了很多民族元素。这些元素让旗袍和洋装瞬间区分开来。”
      前段时间《妇女时报》在探讨当代女性服饰的改革,彼时贝涟就在想,有什么衣服能够满足这些需求呢?
      现在,答案完美呈现在了她的眼前。
      樊向雪的夸奖就更为直接了:“如果我是客人的话,我会很愿意买几身这样的衣服来穿。”
      这种衣服得体又美丽,不仅适合日常出行,也适合出席各种重要场所。
      姚容眼眸微弯:“听到你们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饺子馅已经调好,几人围坐在一起,边包饺子边聊着后续的安排。
      这年头想要做服装生意,有两条路子。
      第一条路,是开裁缝铺子。
      这种铺子规模很小,主要是帮熟客定制衣服。
      好处是,姚容一个人也可以经营好店铺;坏处是,产量跟不上,利润很小。
      衣服款式这种东西,其实是非常容易“抄袭”的。
      旗袍一旦面世,受到追捧,就会有无数人跟风。
      就算姚容这里是第一个设计出旗袍的店铺,但要是产量跟不上,客人们总不可能为了一身衣服等上几个月甚至是大半年吧?
      第二条路,就是开服装厂。
      纵观民国三十多年历史,纺织业是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沪市这边大大小小的纺织厂不知凡几。
      服装厂作为纺织厂的下游产业,却缺乏核心竞争力。
      那些大户人家不缺钱,更喜欢找裁缝上门定制,或者是去购买西式衣服。
      愿意直接购买成衣的,大多是中层和底层人士。
      如果想要收割这片市场,成衣的定价就不能太高。
      这样一来,服装的利润自然就被削减了。
      开服装厂的好处非常明显,产量能跟上。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姚容肯定能借此大赚一笔。
      但坏处也很明显,投入大,风险高,服装厂在吃完旗袍的第一波红利后,要是不能推陈出新,必然难以为继。
      这两条路的利与弊都一目了然。
      姚容的选择当然是——
      接手一家服装厂,然后自己开厂创业啦!
      “我和鹤栖已经商量过了。”
      “我们的处境再糟糕,也不会比刚逃出叶府那会儿更糟糕。”
      “这个服装厂,就当做是一次尝试。要是尝试成功了,自然是皆大欢喜;要是尝试失败了,就当做是我们交了一笔学费。”
      叶鹤栖点点头。
      那双遗传自姚容的眼眸在看向他人时,总会不自觉微微瞪圆。
      于是她看人的眼神,总显得诚恳又坚定。
      带着一种初生不怕牛犊虎的莽撞,也透着一股无惧万千险阻的勇敢。
      毕竟,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穿越回一百多年前。
      也不知道自己这场穿越到底有什么意义。
  &

266 从现代穿回民国2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