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八十九章 敦煌壁画的天使投资人[1/2页]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如意键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好不容易逮着个进步的机会,”
      始终抓着烟斗的黄永钰,也不知道该不该点着:“肯定要抓住啊。”
      沈从文一直挂着微笑:“老常啊,你手下这位女同志可比你说得有意思多了。”
      “呵呵,”常所长笑道:“小樊可是我们所重点培养的高材生,这都被你们拉来当解说员了。”
      “沈老师当年还是大学教授呢,”黄永钰道:“不也在国博做过解说员?”
      “还扫过厕所呢,”沈从文笑道:“不过,我很喜欢在博物馆当解说员的日子。”
      樊锦诗也笑道:“我也很喜欢。”
      沈从文几乎将半辈子的积蓄都用来收集文物,然后捐给国博。
      唯一只留下了他最珍爱的《阿房宫》长卷。
      到了最后,连这幅长卷也被有关人士收回了国博。
      理由很有时代特色:你都已经捐赠了这么多文物了,为什么唯独留下这一卷,难道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即便如此,沈老还是被下放到了国博扫厕所,而且还是女厕所。
      在给黄永钰的信中,他反过来安慰道:我每天都把厕所打扫的干干净净,领导曾夸过我好多次。
      之后因为当时国博的工作人员知识面偏科,又不得不把他调回馆内当讲解员。
      还时常命他去库房帮忙。
      这可把沈从文乐坏了!
      能天天和自己喜欢的东西待在一块,老人家之后直接在日记里写道:
      那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老领导过奖了,”樊锦诗有些不好意思了:“接下来,大家还想看什么?”
      说完,她看向了江山。
      正在忙着拍照的江山,放下了手里的相机。
      他倒是什么都想看,却一个名字也报不出来。
      抬头望向窟顶的飞天,这一窟的飞天是他一路走来数量最多的一窟。
      更关键的是穹顶的色彩布局,青、蓝、白,红,叠织错落,光影浮动。
      同样,也一直抬头上看的张路,忍不住问了一句:“我怎么总觉得,黑暗中的壁画时不时就闪烁一下。”
      难道又是自己看花眼了?
      “你没看错,”樊锦诗的手电筒照了上去:“敦煌壁画所用的颜料,大多含有矿石成分。”
      “这也是它可以保存千年不褪的原因,”常所长跟着道:
      “285窟算是莫高窟保存很好的一座窟,其它的壁画就没它这么幸运了。”
      “老常,”沈从文忽然想起了什么:“方便的话,领我去看一眼都督夫人吧。”
      “我刚才正想说她呢,”常所长会心一笑:“巧了,她正好就在莫高窟。”
      “是第130窟吗?”樊锦诗试问道:“都督夫人礼佛图?”
      “嗯!”
      看着两位老人同时点头的样子,令在场的各位也产生了见一面都督夫人的想法。
      一行人不再关心离开的具体时间,赶紧奔向“都督夫人”。
      当,江山最后一个走出《五百强盗因缘》的洞窟时,忍不住回头多看了一眼。
      趁能看的时候再看一眼吧,第285窟将成为后世大门紧闭的石窟之一。
      常所长领着众人一路向莫高窟的九层塔下走去。
      60年代前后,敦煌研究所先后进行了四次窟前殿堂建筑清理发掘工作。
      共清理出二十多处窟前建筑,其中以第130窟的规模最大,共计352平方。
      但这一会,一众人却没有进入窟内,而是在130窟前的甬道上停了下来。
      还没等常所长解释些什么,几只手电筒的光束就提前落在了一面墙壁上。
      乍一看,什么也没有。
      灰蒙蒙的一片,和普通的石墙没两样。
      原本满心欢喜,以为会看见什么创世之作的老干部们,全都愣住了。
      江山也不例外。
      之前,瞧着常老和沈老神秘兮兮的模样,想着怎么也该能见到一幅颇具特色的壁画。
      但,眼前这是个什么玩意,灰白一片、啥也没有?
      可,手电筒的光束却没有丝毫离开的意思。
      于是,江山跟着老干部们,集体前倾身体凑了上去。
      挨近后才发现,灰头土脸的墙面上倒还有几抹残留的色彩。
      再仔细看一会,竟发现了模模糊糊的轮廓线条。
      “这……?”沈从文自己都没想到,他指着墙壁惊讶的问道:“这就是都督夫人?”
      常书鸿和樊锦诗点了点头,脸上挂着同样沉重的表情:
      “还记得你们之前看得那份盛唐壁画吗?这幅其实也一样,都是被张大千剥掉墙皮后的作品。只不过……”
      同样是被张大千铲去墙皮的壁画。
      这一幅却因为操作手法粗劣,惨遭毁坏。
      之后江山仔细琢磨了一下,大千同志应该是在拿这些壁画练手艺。
      一面失败再来一面,毕竟有数不清的洞窟摆在那!
      直到自己攒够了墙面出新的经验与技术。
      “张大千一共铲掉了三十多幅壁画,”樊锦诗显然没他们所长的好脾气:
      “但,这仅仅是我们了解到的,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只有他自己清楚。”
      “她都已经是这幅模样了,”看着眼前心心念念的壁画,沈从文实在想不通:
      “那之前我看到的那幅临摹图,是怎么来的?”
      “这幅壁画实际上叫作《都督夫人礼佛图》,”常书鸿解释道:
      “张大千在这临摹的后半年,也是我来到敦煌的那一年。”
      刚铲去表层的宋代壁画时,墙面上残余的壁画颜色还很鲜亮。
      但由于最表层的颜料跟随墙皮一起剥落,导致里面的盛唐壁画迅速老化。
      到了1979年,经历了三十年的都督夫人也就灰飞烟灭了。
      “在张大千离开几年后,段文杰来到了敦煌,”
      常书鸿接着道:“当他在看见这幅壁画时,都督夫人已经开始模糊了。
      文杰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赶在这些壁画模糊不清之前,将其一一临摹了下来。”
      “原来是这样,幸亏文杰来的早,”
      沈从文感慨道:“不然,我们谁都别想看见都督夫人。”
      相比张大千加入个性化创作的临摹,段文杰的临摹无论从构图还是色彩,都力求还原壁画原作。
      他一生临摹敦煌壁画无数,至今无人能及。
      在沈从文应周总理要求撰写《中国古代服饰》的时候,就是段文杰给他送来了上百幅的敦煌人物图录。
      “这幅临摹图在敦煌吗?”
      面对满墙灰蒙,黄永钰问出了大家都想问得话:“我也看看这位都督夫人究竟就多美。”
      “就在所里,”常书鸿当即表示:“想看马上就能看见。”
      “这里面不进去了?”
      隐隐约约间,张路和江山发现130窟里好像立着一尊大佛。
      在一片灰暗静寂中,显得格外有号召力。
      “这是今年刚打开的石窟,”樊锦诗为难道:“目前清理工作还没结束,暂时还不能入内参观。”
      “那……”江山忍了忍:“那咱们就不给组织添麻烦了。”
      “对对,”张路伸着脖子又望了一眼:“安全第一。”

第一百八十九章 敦煌壁画的天使投资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