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细细地看,慢慢地走。
      印象深的,印象浅的,人、风景、味道、声音、风……通通印到脑子里。
      “书郎醒了!”
      “醒了。”
      “在外头可不能乱喝酒!”
      “哎,知道了。”
      “我才摘的甜瓜,拿两个吧!”
      “不了,装不下了。”
      “这还装啥,我给你们拿个篓子,明天早上装船上,边走就边吃了。”
      “谢谢婶子。”
      “小颜醒啦。”
      “醒了。”
      “我这儿有蜜,拿点儿吧,省得明天醒了头疼。”
      “不用了。”
      “我去给你装上。”
      “……谢谢奶奶。”
      ……
      他们走了一路,颜君齐收了一路。
      卢栩也不帮他拿,只伸手拖着筐底出一点儿力,“看看,你多受欢迎!就冲着每年的春联,全村的男女老少也都喜欢你!”
      待他们满载而归,里正正在门口和卢爷爷聊今年的收成。
      “回来啦。”
      “爷爷,大爷爷。”
      “不头疼吧?”
      “没事了。”
      “给,这是家里做的醒酒茶,这是族里给你的路费。”里正将一个小罐子和装银子的布袋子一并给他。
      颜君齐刚要推辞,里正道:“拿着吧,我知道栩娃有钱了,你娘也赚钱,但这是村里给你的心意,从咱们村出去考试的都有!”
      卢栩揭短道:“大爷爷,咱们村考上举人的就君齐自己。”
      里正:“尽胡说,我瞧你家小舟,还有你长顺哥家小乐少说能考上秀才!”
      卢爷爷也批评道:“就是,自己不好好学,字写得还不如锐锐,什么都不知道,尽瞎说八道。”
      卢栩不服气:“我写得怎么也比锐锐强吧!”
      卢爷爷:“我瞧着还没锐锐好。”
      里正:“哎,老五你别说,我瞧着小锐写字好,有劲儿!”
      颜君齐听着卢栩挨批,大声辩解要和卢锐比,笑着弯腰捧起一把乡土,装进一个小罐子里。
      行游万里,故土不离。
      第190章 远行
      到了出发时,全村人都到河边给颜君齐、卢栩和卢舟送行。
      他们村边的码头,还是当年卢栩最早搬石头砌的那一处,许多年过去,这里已经被砌成整齐的石码头,从这儿上船,再不会踩一脚泥巴了。
      说好了要替哥哥保护姐姐和阿娘的卢锐站在最前头,看着行李一箱箱装上船,看见哥哥也上船了,卢锐开始嗷嗷大哭。
      卢栩这几年经常出门,短则一两月,长则三四个月,家里好不容易习惯了,偏偏他这半年又不怎么出去了,天天在观阳陪家人,卢锐更是天天长在身边,乍一分别,剜心一样。
      他一哭,腊月和文贞也哭了,他们一哭,颜母和元蔓娘也哭,家中的长辈都泪眼汪汪的,船上的卢舟、卢栩和颜君齐也红了眼睛。
      卢爷爷摆摆手,“走吧,走吧,省得路上耽搁,晚上不好住。”
      颜君齐掀起袍子跪下,向母亲和卢家的长辈拜别。
      他已经是举人了,除了跪皇帝再不用跪别人,但颜君齐还是认认真真行了礼,郑重拜了三拜。
      他不知道这次离开,一去多久,下次回来,今日为他送行的长辈,还能否健在。
      看着对他多有照顾的长辈们,颜君齐忍不住喉头哽咽。
      卢爷爷、卢奶奶、里正还有其他长辈们向他们摆手,含泪笑着目送他们离开,村里的年轻人,则一路在岸上追着船走,直到走出村,船行远,他们再也追赶不上。
      卢栩他们站在船头,依旧能听到卢锐、腊月他们大声地喊哥哥,卢文嘶吼着让他们放心,他会看好家的。
      颜君齐摸着怀里卢奶奶给他缝的平安符,视线模糊。
      饮马镇附近村子有习俗,子女远行,要家中最年长的长辈要做平安符。
      上次卢辉北行从军,卢奶奶没来得及给他做,耿耿于怀了好久。
      这次一听说颜君齐还要去京城考试,她就赶紧缝了平安符,还拿去镇上的庙里挂了三天祈福开光。
    &nbs

第220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