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城楼上风很大,尚未走到城墙垛,便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阵震天响的号角声,擂鼓声,万人呼喝声。
      呜呜呜呜呜~~~~~~
      咚!咚!咚!咚!咚!咚!!
      呼喝!呼喝!呼喝!呼喝!呼喝!呼喝!
      声音如风雷如暴雨,连带着新野城楼也微微震动,曹信在风中拢了下凌乱的长发,走到城楼中间。
      只见远处的天空乌云滚滚,风也在怒吼,在乌云下,地面上出现一片黑潮,从远处的群山上冒出来,向着新野城奔涌而来,像是无数只蚂蚁、鬣狗、狼群,密密麻麻,无边无际,叫人头皮发麻。
      渐渐,黑潮近了,是一个个穿着土绿色戎装的荆州士兵,一个、两个、一万个、五万人马。
      五万人一起大踏步前进,一起喊着号子,声势赫赫,动地惊天。
      “人真多啊!”
      曹大将军感慨道。
      一万人的军队,无边无沿,一眼看不到头,五万人的军阵,称得上人山人海,即使他跟随曹老大见过大场面,在此时也内心激荡不已。
      他看向张白骑、廖化、裴元绍、于毒、白凤、刘大石、魏延等将领,大家愣愣地望着远处的人海,也有点懵圈,这年头人口不多,五万人的场面比想象的要壮观,也来的震撼。
      “将军,这该怎么打?”
      伊籍扶着城墙垛,嘴巴哆嗦着问道。
      曹信哈哈一笑,“机伯无需担心,元俭文长,募兵情况如何?”
      “将军,城防营已招募到1200人。”
      廖化说道。
      “将军,末将从荆州军俘虏中招募到一千人,血衣营现有两千人。”
      魏延说道。
      曹信点点头,廖化的城防营有一千人,魏延的血衣营有两千,于毒山字营有四千,白凤的琅琊步兵有八百多人,辎重营一千人,琅琊骑有一百多,张白骑的骁骑营有八百,接近九千人。
      “正方,粮草筹备如何?”
      曹信问道。
      李严上前一步,“将军,得知荆州出兵后,下官提前从金阳各县调配大量粮草,城中粮草可供一万人马一月用度。”
      “哈哈,不错,兵马近万,粮草充足,还担心什么?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打败荆州五万兵马。正方、机伯、元俭、文长,你们四人懂兵法,你们来给本将参谋一下,这仗该怎么打?”
      “呃,将军,我哪点小伎俩就别在这里献丑了。”
      廖化看了看众人,神色窘迫地说道。
      “抛砖引玉,就你先来。”
      曹信摆手笑道。
      廖化望着城下的军阵,皱眉细想片刻,“将军,荆州军才到新野,尚未建立营寨,不如趁他们立足未闻,先下手为强?”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也有一定的道理,”
      曹信点点头,又看向魏延。
      魏延养了半伤,身体好了大半,他身穿铁甲,挎着腰刀,抱拳说道,
      “将军,末将有二策,或许可以一试。”
      “哦?文长,速速道来。”
      曹信饶有兴致地问道。
      魏延并着二指,指向城外大军,“第一策,如廖统领所言,趁荆州军立足未稳,迅速出击,直捣荆州中军,斩将夺旗,震慑三军,末将有幸见识过琅琊铁骑的厉害,此计虽冒险,但未必没有成功的可能。”
      “不可不可,此计太过冒险。”
      伊籍站出来反驳道,“虽说琅琊骑威猛无比,但数量有限,一旦进攻失败,损失太大,此乃两败俱伤的伎俩,将军当慎用。”
      伊籍严肃地说道。
      曹信微微点头,“文长,说说你的第二策。”
      “将军,第二策以稳妥为主,我军在新野有八千精兵,粮草充足,坚守一月不成问题,而荆州出兵五万,粮草耗费极大,若不能在一月内攻破新野,荆州军支持不住,必然会主动退军。”
      听到魏延的第二策,城头上多位将领微微点头。
      “这一策倒有可取之处。”
      伊籍带着欣赏的目光看了看魏延,“除了粮草,还有外援,陈国战事已结束,传闻丞相会在近日退兵许都,待丞相退兵后,只需摆出援助南阳的姿态,荆州军不战自退,属下以为我军无需坚持一月,半月即可。”
      曹信点点头,看向闭口不言的李严

044、兵临城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