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六十四回 徐光启[1/2页]

明末:辽东雄狮 秋予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将军,金州来了客人……”
      耿仲明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刚才他带着士兵巡逻,意外遇到了一队车马。
      看他们的穿着,好像来自大富大贵之家。
      复州一带早就人去楼空,没可能有这身穿着。
      他不敢造次,就把士兵都埋伏在草丛中,张弓搭箭。
      然后现身与他们相见,得知是请来孙元化的客人,便让他们在原地等候。
      他则赶回来,向杨承应汇报。
      杨承应听了这话,心里顿时一惊,来这么快。
      “快带我去!”
      杨承应刚走出几步,低头看了自己这身戎装。
      不行!得换一身装扮,接见大科学家。
      “等我一下小会儿。”
      杨承应转身去了屏风后面,片刻后,一身大明衣冠走出来。
      领着孙元化、茅元仪等人前往新屯边境。
      远远的看到一群人持刀,护卫者一个白发老者。
      徐光启是嘉靖四十一年出生,今年刚好六十岁,年龄对得上。
      杨承应当即加快脚步,走近后,抱拳道:“金州晚辈杨承应拜见徐大人。”
      “老师。”孙元化和茅元仪恭恭敬敬的行拜师大礼。
      其余随行人员,和杨承应一样行抱拳礼。
      “起来吧。”
      徐光启挥退身前的家丁,一脸微笑的抬手示意大家免礼。
      杨承应道:“大人从复州方向来,着实让晚辈吓了一跳。今天见大人平安,晚辈就放心了。”
      “是我让他们不告诉你。”
      徐光启用慈祥的目光打量着对方,“足下年纪轻轻,却有着不惑之年难以企及的胆识和能力,真是不简单啊。”
      “全是尊驾学生和金州将士抬举。”
      杨承应谦虚了起来。
      在这位明末农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后来官拜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的面前,杨承应自认只有谦虚的份儿。
      “足下谦虚了。”
      徐光启话锋一转:“老朽想看一看你筑的新城,可以吗?”
      “当然可以,大人请。”
      杨承应让出一条路,恭敬的站在一旁。
      “好。”
      徐光启也不用客气,直接走在前面。
      杨承应等人跟随。
      车马最后跟上。
      一群人来到修城的工地。
      此时,正面的城墙已经修筑完毕,护城河、吊桥,就连红夷大炮都上了城墙。
      远远看去气势恢宏。
      “好啊,果然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徐光启望着坚固的城墙,眼中闪烁着异彩。
      一路走来,他发现各地的城墙都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只有这座城墙,只需要瞧上一眼,都知道下了功夫。
      更让他感到惊异,是火炮的布置,完全符合标准。
      能很好的、无死角覆盖前方。
      “这些火炮的布置……”
      徐光启看向孙元化,认为是他的杰作。
      “老师,这一部分是我的提议。但设计的时候,将军也提供了很多好的思路。”
      孙元化不贪功。
      收到学生写的信,徐光启还不相信,一个军户出身的青年能自己编一套数学教材。
      而今看到眼前一幕,再听学生这样说,有几分相信了。
      杨承应站出来:“都是孙先生的功劳,我只是顺着他

第一百六十四回 徐光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