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二十二回 铁制火炮![1/2页]

明末:辽东雄狮 秋予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旅顺港遥遥在望,令徐光启有些激动。
      没想到自己还能再回来。
      分别时,以自己老迈之躯计算,只当是永别。
      这份激动稍稍扫清藏在徐光启心底的阴霾。
      当大船越来越近,更令他感到惊喜的是,迎接的人群不止有杨承应,还有学生孙元化、后生茅元仪等,一个个神采飞扬。
      都是大明的未来。
      徐光启激动了,真没想到孙元化和茅元仪会来。
      大船靠岸,放下船板。
      没等仪仗先行,徐光启第一个下船。
      杨承应上前,伸手搀扶。
      徐光启没有拒绝。
      脚踩踏实大地,让徐光启稍微放松。
      杨承应率领金州镇文武向徐光启行礼,孙元化行跪师礼。
      徐光启一一还礼,将心爱的徒弟扶起来。
      “徐老,真没想到朝廷会派您老前来。”
      杨承应说的是实话。
      他一开始还以为是魏忠贤的亲信,直到看见圣旨,才知道是徐光启。
      徐光启苦笑:“如果不是嫌弃我这老头太烦人,也不会让我来这里啊。”
      “此话怎讲?”
      “我在来的路上,听说魏忠贤以熊廷弼所谓贿|赂案,将不少官员逮捕入狱,其中不乏当初写信反对熊廷弼的。”
      “京城果然是个是非旋涡,徐老能离开,是一件好事。”
      “唉,也许吧。”
      徐光启长叹了一口气。
      按照惯例,应该是引徐光启去见金州镇的监军太监纪用和监军文官霍维华,再设宴为他接风洗尘。
      但杨承应都没这样做,而是引徐光启来到一处炮台。
      工事牢固的炮台,上面盖着一块红布。
      周围是杨承应的亲卫负责把守,足见重视程度。
      “这是什么?”
      徐光启猜到一二,但不敢确定。
      “徐老不妨自己掀开。”
      杨承应笑着说道。
      徐光启本来想推辞,但止不住内心的好奇,便伸手掀开了红布的一角,瞅见的似乎是炮身,赶紧一把掀开。
      整尊铁制红夷大炮,完整的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徐光启大吃一惊,没想到铸成了。
      “孙先生和茅先生用失蜡法,利用寒冷的冬天,铸造出第一门纯铁打造的红夷大炮。”
      杨承应介绍完毕,让与孙元化随行前来的火炮士兵,直接装填弹药。
      等装填完毕,杨承应接过吴三桂递来的火把,送到徐光启的面前。
      “我,怎么好意思试第一炮呢。”徐光启赶紧推辞。
      刚才已经不合“礼”,不能再犯。
      听到这话,孙元化和茅元仪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杨承应笑道:“孙先生和茅先生为了检验铸炮是否成功,早就试过了。”
      那怪他俩会低头。
      当时,一时太高兴了,忘了这种事应该身为金州镇总兵的杨承应来才合适。
      杨承应知道此事,满不在乎,只要火炮是好的就行,管谁来试炮啊。
      又知道徐光启要来,便去信给孙元化,让他和茅元仪把这门铁制红夷大炮拉到旅顺港,让徐光启试炮,也算是接风洗尘。
      “额,哈哈……那老夫就不客气了。”
      徐光启接过火把,点燃引信,然后赶紧捂耳朵。
      杨

第二百二十二回 铁制火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