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四十六回 继续攻心[1/2页]

明末:辽东雄狮 秋予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一句话,不只是王永等人吓了一跳,把对面也吓懵了。
      我们怎么就不是大帅的部下!
      最后,还是那个带头的反应过来,赶紧让弟兄们起身,向杨承应行抱拳礼。
      杨承应这才笑道:“算你们知道我的规矩。”
      不许下跪这条,他对老百姓说了几次都没用,只能先从当兵的来。
      “俺见到大帅太高兴,一时忘了。”对面带头的憨憨的笑了。
      “请问,你贵姓?”杨承应问。
      “有劳大帅下问,俺叫赵长青,是预备营第七队的队长。”
      赵长青上前答道。
      杨承应点点头,向他招手示意,让他过来。
      亲卫们撤出防卫,收剑回鞘。
      赵长青赶忙走上前,又行了一个抱拳礼。
      杨承应问道:“你们刚才在干什么?”
      “回大帅,正在练习逃跑。”赵长青答道。
      “很好。”杨承应满意的点了点头。
      王永和厨子们都蒙了,练习逃跑居然被夸赞!不是应该鼓励死战不退,以死报国?
      他们哪里知道,逃跑其实是一门技术活儿。
      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及时保证有生力量,才是反攻的关键。
      更重要的,预备营本身就不是职业士兵。只有他们及时撤离战场,带领乡亲们逃到深山躲藏,或者是重新集结,组织力量进行反扑,才有取胜的希望。
      所谓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正是如此。
      “走,带我去你们的七队看看。”杨承应吩咐道。
      “大帅请随俺来。”赵长青受宠若惊。
      不只是赵长青,预备营的民兵也跟着兴奋起来。
      自预备营创建以来,大帅第一次驾临,还是他们所在的第七队,当然兴奋。
      他们领着杨承应来到第七队驻地——金沙铺。
      这里是他们日常训练的地方。
      “大帅,这是武库。”
      赵长青开锁后,推开一间房子的门:“这里平常不打开,只有进行实战操练的时候才会打开。”
      杨承应进屋,随便扫了一眼,发现屋里的兵器少了不少,应该是因为刚才的训练而正在使用。
      他随手拿起一把朴刀,看了眼锋刃,磨得挺锋利,再看一眼握把,有明显使用过的痕迹。
      “很好。”杨承应把兵器放回原处,“看得出你们兵器保养挺好,再接再厉。”
      “属下等谢大帅夸奖。”
      赵长青又带着杨承应来到读书会,虽然简陋,几本线装书甚是扎眼。
      这几本线装书,都是杨承应编写的最基础的识字教材。
      “属下忙完农活或是训练,就来这里开读书会,和孩童一起读书识字。”
      赵长青笑着介绍道。
      驻地三间小屋,一间开会用的,一间放兵器,一间放书。
      这都是预备营的标配。
      知识像蒲公英一样,随风而起,播撒在广袤的土地上,开出甜美的果实。
      杨承应满意的点了点头,“等我再来,给你们送一套论语和国风,多学一些先贤的微言大义,对你们和你们的后人有好处。”
      “这敢情好,俺们也能做一个文化人了。”
      其实书本是其次,主要还是大帅

第三百四十六回 继续攻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