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了想,而后道:“我要是处理了这事,能不能找两个御史弹劾,让我罢官回家?”
      蹇义翻了翻眼皮,绷着脸道:“我会尽力而为。”
      徐景昌深吸口气,笑道:“其实这事不难,只要名义上将大宁给宁王,实际上交给朵颜三卫就是了。”
      蹇义一时没明白,“徐通政,你是什么意思?当真要把大明疆域交给蒙古人?”
      徐景昌一笑,“不是的,我怎么会干这种事情?我的意思是咱们建了大宁都司,总要妥善管理吧!现在我们加恩朵颜三卫,他们也未必会治理,所以我们还要留一套官吏。待到合适的时机,再把大宁交给他们。当然了,这个合适时机,就看朝廷了。”
      “这样一来呢,大宁尚在手里,宁王也不好随便更改封地,就把他留在京城,每年发放藩王俸禄,养起来就是了。”徐景昌从容不迫道。
      蹇义稍微一愣,紧跟着目瞪口呆,这主意还真是不错!
      宁王因为参与靖难,没有拿到自己想要的,肯定心中不满。
      朱棣做事不厚道,但身为天子,也不能纵容朱权,反正都是对不起,不如一坑到底。
      至于朵颜三卫的事情,名义给他们,实际不给,就这么拖延着,最好能拖个一百年。
      “徐通政,你这都是跟谁学的,竟能如此恰到好处?”
      徐景昌笑而不语,保持着深沉。
      蹇义也不好多问,赶快起身,拉着徐景昌,去见朱棣。
      他们来得还挺巧,宁王朱权真的来找朱棣了。
      “陛下,臣弟不敢有奢望,若是不能回大宁都司,情愿意在内地就藩。”
      朱棣看了看这个兄弟,沉声道:“你看上了哪里?”
      “苏州!”
      朱权很干脆道:“臣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找个繁华富贵地,温柔和善乡,安享富贵荣华,还望陛下恩准。”
      朱棣深深吸口气,他倒是想把朱权养起来,但是苏州这地方确实不行。
      “是这样的,当初父皇灭了张士诚,苏州的赋税就比别的地方高,又是南直隶,就在京畿之下,让你就藩,怕是不妥。”
      朱权也猜到了结果,却不慌乱,而是说道:“既然苏州不行,那就钱塘吧,那也不错!”
      自然不错,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要苏州,就是杭州呗!
      朱棣一肚子怒气没地方撒,治国到底不是过家家,兄弟之间,分家析产也算是平常。但是要把天下第一等的膏腴之地,分给藩王,削弱朝廷财力,朱棣无论如何,也干不出来。
      宁可被骂忘恩负义,说话不算数,朱棣也认了。
      但是这话要怎么说出口,竟是十分为难。
      明明已经告诉了蹇义,让他过来帮忙说话,这家伙怎么来的这么慢?
      就在朱棣烦心的时候,郑和前来通禀,说是蹇义和徐景昌求见。
      朱棣一喜,连忙让他们进来。
      见礼之后,朱棣就笑道:“十七弟,你看见这个年轻人没有?他是武阳侯的儿子,皇后的侄子,年少聪明,颇会读书,俺提拔他当了通政使,对待有功之臣,俺不会吝啬。十七弟不用担心,只是眼下事情不少,可否缓一缓?”
      朱棣这么说了,朱权还能说什么,只能答应呗。
      但是蹇义和徐景昌都商量好了,哪能错过机会。
      “陛下,臣斗胆谏言,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宁王确实有大功于陛下,陛下也不忍宁王殿下流落在外,兄弟之间,旦夕不能相见。不如这样,就把宁王留在京城,陛下可赐下宅子,给宁王居住。”蹇义朗声说道。
      朱权听得目瞪口呆,谁愿意留在京城啊?
      这时候徐景昌也笑了,“陛下,宁王的封地依旧保留,俸禄也照旧,只是恩准他住在京城,毕竟宁王和其他藩王不同,陛下特别恩遇,也是情理之中。”
      朱权简直要骂娘了,这算什么恩遇,你们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我不答应!

第八章 大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