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周文博找的那几个人都是干活的好手,吃饱了饭之后就有浑身的力气。
      几个人一起动手,很快就在一个斜坡上,很快就挖出了一个一人多高的大坑。
      按照云舒的指示,在土窑的左右和后边各预留了好烟道,再从斜坡下面挖通一个点火口,土窑就算是建成了。
      “接下来就是装窑环节了…”
      云舒拍了一把手上的泥土,“选取碗口粗的树木,斩头去梢,将中段砍成五尺来长,然后把不带枝叶的光木段放入窑中…”
      “装窑的时候,树段竖直,从里到外,按一定的层次排列于窑孔之内…”
      木料都是现成的,直接拿过来就行了,麻烦的是要截成一般大小。
      不过这点活对干劲十足的众人来说根本就不算个事!
      装窑的工作又快又有序,很快便在几个人的配合下完成了。
      “在排列整齐的木段上面盖一层厚厚的柴草,柴草之上再覆盖黏性度较高的黄泥…”
      黄泥这种东西也好找,山上就有,还多的是!
      周文博叫了两个人去挖泥,不一会儿就挖来了好几麻袋。
      黄泥用水调和,和成稠乎乎的泥团,团成泥条盘在柴草之上,窑顶就做成了。
      这样做的窑顶第二次还能用,能省了不少的力气。
      “黄泥一定要多涂抹几层…用脚踩一下…对!”
      “再用长木棍子多捶敲一番,直到黄泥光滑油亮为止…”
      “不错,就是这样!”
      云舒边说注意事项,几个人一齐动手,很快就封好了窑顶。
      “然后就是…点火!”
      云舒把这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交给了周文博,后者满脸的激动,举着火把小心的点燃了点火口的干草。
      点火后很快三个烟道便冒出了浓白的烟雾,看起来颇为壮观。
      云舒也是第一次动手实践,激动劲儿不比周文博小到哪去。
      两个小崽崽看的目不转睛,有不明白的地方还会瞪着萌萌的大眼睛盯着云舒询问。
      云舒自然知无不言。
      炭窑刚开始冒出来的是白烟,里面含有大量的水蒸气。
      等烟道冒出来的烟变成青色的之后就可以封窑了。
      封窑就是把洞口、烟囱和观火眼统统用黄泥密封住,阻断空气的流通,让窑里面的木料碳化。
      这样三日之后就可以冷却开窑了。
      听到还要三日才能见到成品,周文博有些失望。
      不过这抹失望很快就消失不见了,云舒开始指挥村民搭建烧陶的火窑了。
      烤制瓷器需要的温度更高,所以窑体都是用耐高温的红褐色黏土搭建而成。
      有了搭建炭窑的经验,被周文博喊来帮忙的几个汉子配合默契,挖土、和泥、盘窑一气呵成。
      云舒也不闲着,拉着两个崽崽用找来的陶土和泥开始捏陶罐。
      云舒小时候软陶之类的兴趣班没少上,长大后又特意去学过白瓷的制作,捏起陶罐来自然是像模像样,上手很快。
      可是两个崽崽竟也不弱于她,小手巧的很,大陶罐捏不了那就捏小陶罐。
      很快,一大两小三个造型一模一样的陶罐便做好了。
      抽空扫过来的周文博眼都直了,挽起袖子也下了场。
      反正火窑那边都已经搭建的差不多了,就剩下烧窑烘干了。
      如果能烧一窑自己亲捏的陶器,那自然美的很!
      周文博半点也不捏捏,见大米和小米捏的好,就笑嘻嘻的向她们俩请教要领。
      大米和小米第一次当老师,神情略显兴奋。
      大米绷着小脸,眼睛却亮晶晶的,小米就跟个小麻雀似的,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你这样不对…”

第三十五章大变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