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五章:她才七岁,你做个人吧![1/2页]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不屈青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旁的董承,却是冷笑着,心中自有不忿。
      他们本来商定是鲁阳,但现在来到了许县,如此曹操之意可谓是不言而喻。
      接下来,若是要再走,恐怕已经不可能了。
      董承麾下不过万余兵马,  而且到了许县之后还被派去负责了北部防备,差不多调离到了洛阳附近。
      许县离洛阳虽近,但北方都是山路居多,想要快速行军基本不可能,所以现在敢怒不敢言。
      此刻等曹操说完话,董承忽而冷笑:“曹将军,  立下了如此大功,只怕立刻就要在封爵了,  区区费亭侯恐怕不能表将军之功绩。”
      “护卫之功,至少也要个大将军吧?当年董卓,可都还要了个相国。”
      曹操嘿嘿一笑,“那是董卓!”
      “在下乃是忠君体国之臣,岂能居功自傲?而且能救回天子,岂是我一人之功?此事应当交由尚书台来定,陛下当务之急,  并非是赏赐功臣,功臣何时都能赏,而是应该立刻下诏书,命那些在外的诸侯来朝贡。”
      “大汉朝贡,多年未曾缴纳入库,一直被李傕郭汜私吞,这些事我已有所听闻,实在是痛心不已,  但今时不同,陛下如今可再受朝贡而理政也。”
      刘协一听这话说得这般坦然,当即坐直了身子,  颇为意外的盯着曹操,“爱卿当真是记挂着朕,既如此命尚书台立刻下诏,发往各地诸侯。”
      “若是有朝贡,该如何使用?”
      “朕想先修缮皇陵、祭天之地,以告慰大汉先烈帝王,祭拜天地,以宣大统……”
      “这,全然听凭陛下旨意,何须再问他人?”曹操拱手而笑,面色坦然,丝毫没有因为刘协的问题而露出情绪变化。
      他心中也明白,刘协乃是个通透人,否则不会被董卓选为天子。
      本身天子可是刘辩,只因刘协当时在少年时期就露出了过多的才智、平稳的心性,方才被董卓看重。
      毕竟更加懂事。
      如此方才的这些话就耐人寻味了,曹操何等敏锐,完全能感受到刘协是在试探,想要看看曹操的态度,  是否和李傕郭汜一般。
      又是否和董贼一样猖狂。
      但曹操,对答如流,将权力又交还给他。
      刘协满意的微微点头,而后面露思索状,忽而摇了摇头,喃喃自语:“如此不好。”
      “这样,爱卿!”
      他抬头又叫了曹操一声。
      “陛下请说,”曹操面含笑意,眼眸依旧恭敬。
      “朕觉得,当下之计应当是修缮扩建许都皇宫,如此方可稳固布防,若是得了朝贡,将一部分钱财用以扩建,另一部分用以犒赏兵马,若是还有结余,那就用来赏赐有功之臣。”
      “爱卿立刻去命尚书台,为朕拟一份功臣奏表上来,朕要看看是哪些忠汉志士,立下了何等功绩。”
      “喏。”
      曹操深鞠一躬,此策才算是满意,如此一来百姓与士人都可宽慰。
      至于封赏,此后可再进言。
      想到这,他看了一眼站在一侧的董承,不由得露出了一丝冷冽的笑意。
      两人之间,已然不可能如初见时那般的融洽。
      不过,曹操也明白现在这些保皇派的旧臣,以及朝堂之上忠汉的世家之人,譬如钟繇、杨彪等,是天子最后的净土,暂且不好动他们。
      如今天子刚定,还是百废待兴的时候,既如此,观其后效再说吧,如若没有这些人都是聪明人,各司其职,不做内乱之事。
      不再妄图染指控制天子,日后大家都可相安无事。
      若是还有不识趣者……那就不怪我杀人了。
      曹操心道。
      ……
      夜晚。
      原本鄄城的心腹官吏,和家中眷属已经随马车车队到达了许都内城安住,文武官员在城内选定了自己的宅院。
      在傍晚时,街道上到处都是车水马龙,人员攒动。
      彼此间见面便要行礼,热闹如平盛之世。
      徐臻在家中后院,与宿卫营一起搬动武器架与许多演武的器具,放在了后院之内。
      他不收礼品,战时所缴获的财物,要么用来强军换粮,要么就是直接犒赏给了麾下将士。
      所以要搬来的家具都不多,不少都是蒲风他们手工精心打造,然后只收取了最基本的费用。
      连耗材都是徐臻请人去山上自取的木材、竹料和矿产。
      但宅院虽然简陋,却是摆放整齐,存放书籍多了之后逐渐像是儒生所谓的“简约陋室”,徐臻与诸葛亮并不觉得贫寒。
      反倒得以明志。
      搬完了东西,徐臻给了典韦钱财,让他带兄弟们去好好喝顿酒,等开始庆功的时候再去军营多搬点酒回来家中存着。
      许褚在旁看得都傻眼了,曾为一地大兄的他,从没见过这样的。
      庆功的时候去搬酒回来存着……
      但若是说太守抠吧……自己财物无所留也,都分给了麾下的兄弟。
      又很慷慨。
      “太守,搬酒是为何呢?”
      “折现啊,庆功岂不是每人都有酒喝,喝不完就拿回来存着,如此日后再喝年份酒,只要窖藏得好,年份酒必然珍贵。”
      “等下一次庆功,又可去搬新酒,去除绿蚁便可勾兑而喝,庆功则囤,逢节则喝,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许褚当即后仰,大为震撼。
      好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不愧是您。
      “太守,如今我等到了许都安定,陈留春耕之政,募兵之策都已安排妥当,接下来是否可安定休息数日,只等入秋了?”
      诸葛亮好奇的问道。
      这段时日行军,舟车劳顿,已经让他身心俱疲了,以往在琅琊家中虽然也在读书之余练习体魄,但也从来没那么累过。
      “嗯……”徐臻瞥了诸葛亮一眼,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话,总觉得有点道理……
      把兵马交给典韦、许褚。
      把政事交给子脩、孔明。
      那我岂不是可以养生了?
      养生的话,连续坚持自律养生,说不定一年就可以刷出巨量的寿命。
      而且,今年到年关估计都不会有什么大事。
      宛城收张绣,袁术称帝,那都是在明年才会发生之事,今年刚好休息算了,休个年假……
      徐臻眉头挑动,心中已经有所准备。
      ……
      当天夜里。
      荀彧还在尚书台与诸多文臣忙碌,拟定堆满的奏表,当准备在明日第一时送至朝堂之上,与天子一观。
      在此之前,需要走送至曹操府邸,先行告知。
      不过送来时估计也是晚上了。
      曹操在下午饭后,就暂且无事,从军营内回来直奔家中后院,去寻父亲曹嵩。
   &nbs

第八十五章:她才七岁,你做个人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