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殿之上升歌舞[1/2页]

剑镇四海 日月未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殿之中,灯火通明,歌舞升平,四周尽是雕梁画栋,尽工本之美,穷豪奢之欲,人间殿堂无有能出其右者。
      大殿之巅,龙椅之上,坐着一位身穿明黄龙袍的中年男子,虽是身材稍有臃肿,但却有英武之气,脸上虽然带笑,但旁人却不觉着亲近,只是敬畏。
      “陛下。”
      殿上有一白发苍苍的老人,身穿红袍官服,足以见其品阶不低。
      而他口中称呼陛下之人,正是那坐在龙椅之上欣赏歌舞的大唐圣人。
      圣人脸上带笑,一道美髯也跟着颤了颤,说道:“姚爱卿快快请起。”
      他又接着有些责备地说道:“与您老人家说过多少次了,不必拜朕。您乃帝国肱骨,又是高寿老人,是福星。”
      被圣人唤作姚爱卿的红袍老人佝偻着背,身子有些颤抖着站了起来,拱手说道:“谢过陛下。陛下改律法,年逾古稀见君不拜,此乃仁义之举,是陛下对天下子民之厚爱。老臣食君之禄,已是承蒙君恩,怎敢在厚颜受此恩?”
      姚爱卿接着说道:“老臣跪拜陛下,不是因律法,因陛下身份而拜,是拜陛下今日施行的仁政。”
      圣人哈哈大笑,说道:“好一个姚孝洪,平日里看着大公无私,从不溜须拍马,今日才发现你这奉承的功力,不输忠贤啊。”
      一旁的老太监忠贤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一边给圣人添酒,一边笑着应道:“陛下说的是。姚大人书香世家,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年少便名动大唐,怎么是奴婢能比得了的?”
      听见圣人拿自己和一个阉人比较,姚孝洪倒是没什么,可他一旁的儿子却是有些心里憋屈,有些忍不住,却被姚孝洪悄悄拉住了。
      姚孝洪扫了他一眼,姚二郎便坐了回去。
      姚孝洪拱手说道:“陛下明鉴,老臣非是阿谀奉承之言,句句出自肺腑。实是今日陛下所颁布的仁政,造福天下百姓,老臣为天下百姓谢陛下,为天下百姓敬陛下。”
      “哈哈哈。”圣人抚须大笑,对着姚孝洪说道,“大唐子民皆是朕之子女,善待自己子女,这又有什么呢?”
      “陛下仁德。”
      姚孝洪再拜,圣人却挥挥手,说道:“好了,姚爱卿,入座吧,专心欣赏今日之歌舞。这是乐府新谱的曲儿。”
      “喏。”
      “爱卿们与朕共赏此曲。”
      “谢陛下!”
      群臣高谈阔论,欢声笑语,待到残阳不再,天色尽黑,宫里点起了烛火,忠贤接过小太监传来的信,小碎步走到圣人身边,悄悄耳语一番。
      这一切都被姚孝洪看在眼里,却装作没有看见,依旧饮酒赏乐。
      圣人站起身来,群臣皆不敢再坐着,皆跪拜在地,就连正在舞蹈的舞女、奏乐的乐师也停了下来,跪向圣人。
      圣人笑着说道:“朕有些乏了,先走一步,众爱卿可继续在此,可别叫朕扫了诸位爱卿的雅兴。”
      群臣哪敢多说什么,齐声喊道:“恭送陛下。”
      圣人笑笑,负手离开了大殿。
      待到圣人走后许久,众人才起身重新坐下。
      只不过脸上没有刚才那么多的笑容,欢笑声也少了不少,显然刚才那副其乐融融,一团和气的景象都是做给圣人看的。
      “父亲?”姚四郎(注1)问道。
      姚孝洪点点头,说道:“走吧,回府。”
      圣人走后,姚孝洪就是此地最大的官了,见他也打道回府了,关系好些的,或是同一派系的,又或是他的门生故吏都纷纷凑上来相送。
      姚孝洪微微带笑,谢绝了众人,说道:“陛下让诸位好好玩乐,吾等自当遵从,老夫年事已高,身体有恙,就先行告退了,诸位不必相送。”
      见姚孝洪语气柔和,但说得坚决,众人也就不再坚持,说道:“恭送姚相。”
      至于另一些没有凑上来的臣子,则是以另外一人为首,坐在另一边岿然不动,冷笑着看着这边姚孝洪的离去。
      那人留着山羊胡,比姚孝洪年轻多了,也就四五十岁的样子,一杯一杯喝着酒,看着浑身精力充沛。
      面对姚孝洪的离去,他不喜不悲,就这么坐在那儿喝酒。
      姚孝洪临走时看了他一眼,眼里也没有什么多余的感情,看完就走了。
      姚家父子二人沿着长长的路,顺着高高的宫墙,走出了皇宫,出了宫后才坐上了自家的马车。
      上了马车之后,姚孝洪脸上再没有笑意,瘫坐在车厢里,面上尽显疲态。
      “父亲。”
      看见父亲疲态尽显,姚四郎刚想慰问一番,便被姚孝洪制止了。
      姚孝洪揉了揉眉心,舒缓了一阵后,说道:“你也是有快四十的人了。都说四十不惑四十不惑,你怎的还是这般毛毛躁躁?你看看那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殿之上升歌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