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自明,你这湖广小三元还是名不虚传的,诗做得不错!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真可谓男儿气概十足!”
      朱厚照又大声赞道。
      显然对这两句极为喜欢。
      “多……多谢将军美赞!”
      秦邵想说不是自己写的。
      他在经义、算术方面还行,作诗是他的软肋。
      只是这事越解释会越乱。
      他能怎么说?
      难道说是清朝一爱国文人写的吗?
      那如何解释清朝?难道说是灭了大明的大清?
      朱厚照绝对会跟自己拼命!
      这些时日观察了解,他已经发现了:
      这是一个满怀天下、有开疆拓土的皇帝!
      如果能预料以后大明的结局,一定会早早做准备。
      只是没有如果……
      秦邵也不能说这是这时代某个人写的。
      如今文字信息不发达,前人留下的文字文件,基本都保留在皇家书库。
      且因为科考有作诗环节。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别说进士,就是考上秀才的人,基本上都能将前人稍微有些名的人的诗词背诵滚瓜烂熟。
      就是秦邵,因为如今参加科考,前世上学没背过的很多东西,如今都背滚瓜烂熟。
      所以,这个年代科考,如果你想抄前人的诗,那绝对是行不通的,主考官一眼就能看出来。
      “自明,如今朝堂能作诗的人是不少,只是能作边塞诗,能文能武的人不多!我大明男儿还是要多些不怕革马裹尸的儿郎!”
      朱厚照又畅饮了一杯感叹道。
      “将军说的是!”
      秦邵只能附和道。
      “对了,我听说你要开书肆?”
      朱厚照突然转换话题道,估计是听林桐说的。
      “是的,我来上京些时日,在此读书学习,总不能坐吃山空,家里人也不少,总要做些事情。且书肆能帮读书人,传播文化。”
      秦邵不知道朱厚照突然问这个问题做什么。
      回复的时候只能尽量提高基调,反正拍马屁自我加码应该不会出问题。
      “嗯,不错,书肆传播文化,为民谋利,太祖就推崇国人多读书,制策书肆免税!”
      朱厚照赞同道。
      “将军,我那书肆如今已布置差不多了,就差凋刻招牌,只是如今书肆名字还未想好。不知将军能否帮忙想个店名?”
      借着酒劲,秦邵直接就说出了口。
      既然书肆要有名人效应,有大腿自然要抱!
      先前抱兴王大腿,五必居生意兴隆!如今在上京,能遇到这朱厚照,不抱大白不抱!
      他刚说完,就看到江彬、王?皆惊异地看着自己。
      他们知道有跟皇上请赏的,还没听说有开店还让皇上起名的。
      更何况只是一个小书肆而已!
      “有名望之人起名题字,到时自然能吸人前往。”
      安永贞不明白情况,直接附和道。
      他听秦邵叫此人为将军,知道应该是有些官职之人。
      来上京这些时日,知道这上京最不差的就是有些官职的官员,安永贞也不惊奇。
      不过这位的官职不低,且秦邵让其为店铺取名,自然应该有些文化底蕴。
      不如也一起帮招牌些了就行。
      主要是这书肆以后也关系着安永贞的吃饭问题,他自然也很上心。
      在安陆州的时候,他们附近很多店铺,都是请当地官员写招牌,还署名,不仅有名人效应,还能起到庇护的作用。
      “哈哈哈!本将军还真未给店铺起过名,更不用说写过招牌!自明,我今日来没带礼,算是吃了白食!且先前被犬咬伤,你也算救治有功,这店名招牌我就承包了!”
      朱厚照刚开始有些微愣,旋即哈哈大笑起来。
      他这人性子跳脱,爱玩爱闹,很觉得有趣。
      ……
      三日后,当秦邵收到林桐送过来的“京华第一书斋”的店名题字时,还是惊愕了半晌。
      他没想到朱厚照竟然起了如此招摇之名。
      “京华”二字不错,很符合朱厚照的风格。
      只是“第一”会不会太招摇了?
      要知道上京大书肆林立,能做大都是有些背景的。
      他这样会不会……
   &nb

第191章 会不会太招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