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4章 糟老头子不按剧本走[1/2页]

重燃回首已三生 长卿还成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台下的叶小米,一脸崇拜的看着台上的吴楚之开始侃侃而言,“我个人认为有五点需要我们去思考,为什么政策工具我们没有用足。
      第一,在执行端,我们缺乏清晰的战略来实现对大企业发展的引导。
      政府要筛选市场竞争力强、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作为落实战略技术和产业的载体,由此成长起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漂亮国的做法是,每两年发布一次《国家关键技术选择报告》,对近期和中期关键技术进行分析,选择战略技术和产业并确立相应发展政策。
      这既为大企业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向,也疏通了政府支持大企业的渠道,使国家的战略投入更集中地落实到优势企业。
      欧罗巴则是组织和推动内部成员各国首先确定战略技术,然后把战略技术产业化,扶持各国战略性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和技术选择同样大部分落实到有优势的大企业。
      而新罗则制订了国家计划(G7计划),引导企业发展。
      以上三个国家或者经济体的做法,都是在执行层面将政策细化,同时,这也是指明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之道,国家需要什么,产业需要什么,一目了然。”
      萧亚军微微颔首,对吴楚之的这个观点他很是认同。
      其实宏观政策一点都不缺,每年的中央文件也是点明了产业发展的方向。
      但正如吴楚之所言,在执行端缺乏具体的指导意见和配套措施。
      原因嘛,多种多样,不一而论。
      “第二,在执行端,我们缺乏对企业正当利益的维护。
      各国政府为了提高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在世贸规则的框架下,通常都要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及时调整经贸政策,采取适度的贸易保护措施。
      这已经成为各国政府支持大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看到,漂亮国是在世贸组织打官司最多的国家,而且这些诉讼多数是漂亮国胜诉,有效保护了它们本国企业的利益。”
      这一点,萧亚军听的一背的冷汗,不过好在吴楚之没有做深入的分析,只提出了问题,稍稍阐述之后便跳了过去。
      还好!还好!
      萧亚军松了一口气。
      看来这小王八蛋不是混不吝的,心里很有分寸。
      “第三,我们缺乏产业规则和标准的制定与维护。
      现代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规则经济,在竞争中谁优先掌握规则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
      因为规则和标准的制定是一个从优选择过程,所以应当是以同行业中最优者为标准并依此来制定规则。
      在漂亮国和欧罗巴,我们都能看到以优势大企业领衔产业标准的情况。
      我不否认,控制了标准就等于控制了市场,就会给掌握标准者带来特殊的利益。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从国家战略出发,唯有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话语权。
      否则国内厮杀的再厉害,到了国际上,一样歇菜。”
      曾慧娴闻言点了点头,看来老幺的心思挺大的啊!
      都已经瞄准海外了。
      她扭头看了看身边叶小米的眉眼,心里叹了一口气。
      拥有这么大心思的男人,小米是肯定管不住的。
      算了,只要她自己幸福就好。
      女人,一辈子最大的幸福,便是找到一个能宠你一辈子,且你愿意被他宠一辈子的男人。
      看着这两个小人的互动,曾慧娴的嘴角翘了起来。
      当她不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是吧?
      都是过来人,有什么不懂的。
      她觉得,这不比台上讲得经济学,其实更美好吗?
      生死之间兜兜转转几次,曾慧娴早已没了继续做学问的心思。
      学术,有的是人继承。
      她现在最关心的,便是她视为女儿的叶小米的终身大事。
      曾慧娴甚至在寻思着,自己要不要劝劝小米,不要做安全措施了?
      也许吴楚之以后会有很多的孩子,但老大永远是他最疼爱的孩子。
      小米年纪其实刚刚好,再拖个两三年,到时候生育后难以恢复。
      曾慧娴暗下决心,后面要多劝劝。
      “第四,对企业研发的支持还不够。
      各国政府竞相加大支持大企业的研究与开发力度。漂亮国政府科研拨款的绝大部分落实到大企业,其中大企业占企业的研究开发支出总额中所占的份额约为95%,研究开发费用最多的15家企业占了支出总额大约70%……”
      一阵掌声响了起来,曾慧娴也中断了思绪,连忙跟着鼓着掌。
      老幺刚刚讲的是啥?
      唉……
      年纪确实大了,年轻的时候又亏了身体,也不知道活不活得到小米有孩子那天。
      不行,不能坐以待毙,这个暑假去老三那里。
      听说华亭的阜外医院心外科是最好的,再去看看。
      就是老三娶个小日子还不错的媳妇儿,挺膈应人的。
      前排的蜀大老校长王德明扭过头来,莞尔一笑,“你这徒弟,可得看紧了。”
      说罢老嘴呶了呶前面眼睛放光的萧亚军,“抢人的来了。”
      曾慧娴笑了笑,自信淡定的说道,“放心,抢不走的。”
      “第五,我认为也是最亟需解决的一点,那就是我们对并购重组的支持还不够。
      政府往往通过政策诱导和法律支持等手段积极推动重组,加快了大企业成长的速度。
      以漂亮国为例,从上个世纪初开始,漂亮国先后经过了五次大的并购。漂亮国最早的大公司都是以这种方式形成的,如漂亮国钢铁公司、电话电讯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等。
      各国政府推动重组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对国有大企业进行大力度的改造。
      法郎国在1986年开始的第一次大规模私有化运动中,对12个国有集团共29家国有企业进行了非国有化改造,总资产达1200亿法郎,由此产出不少的竞争力强势企业……”
      萧亚军眨巴眨巴眼睛,看了看台下的曾慧妍,有些无奈。
      不愧是那个师门的传人,真特么的敢说!
      不过吴楚之的观点真的太对他的脾气了。
      作为曾经燕大系的掌舵人,拥有企业多年实操经验的他,比起身边的学者,更能明白吴楚之想要表达的意思。
      兼并、重组,意味着对既有利益的破坏。
      哪怕是僵尸企业,在一些人看来,也是有存在的价值的。
      其实吴楚之说的很对,加入世贸后的今天,也到了不做大、不做强只有死路一条的份上了。
      ……
      吴楚之侃侃而言后,在主场自然获得了热烈的掌声。
      台上的几个学者,自持身份,面对这样的年轻人,也纷纷微笑的鼓起了掌。
      曾慧娴死死的盯着一边正在颔首,一边拿起话筒准备说话的萧亚军。
      特喵的!
      老不要脸!
      不过,让曾慧娴、吴楚之同时吃惊的是,萧亚军只是赞赏性的点评了几句,便放下了话筒,没有表达出任何收徒的意愿。
      曾慧娴心里微微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的就好。
      囿于身份,校方是没法在这么多人面前撕破脸的。
      要是私下说?
      呵呵……
      真当蜀大是好欺负的不成!
      站在台上的吴楚之被萧亚军给整的不会了。
      说好的剧本呢?
      这老头,不会忘了吧。
      快说几句,好让我打脸啊。
      光明正大的打未来老丈人的脸,这舒爽劲儿,千载难逢啊!
      他眨巴眨巴眼睛,看了看萧亚军,见他只顾着和其他人说话,只得悻悻的下台。
      此刻,吴楚之的心里满是疑惑。
      怎么这老丈人不按套路出牌啊!
      难道是,见了叶小米后,老丈人怒火攻心,直接取消了这一茬?
      自己是不是太托大了?
      吴楚之有点患得患失起来。
      不过脸上,他不敢露出分毫异样。
      他知道,自己

第144章 糟老头子不按剧本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