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其实宋清斋说得不全,他给太史令的不光有当日的所有礼单,还有周启借由牛太后之手送往太子身边负责膳食的一个厨子的口供。
      这厨子并不是一到了先太子身边就动手,他找准了先太子的口味,做事兢兢业业,为人又八面玲珑,站稳脚跟之后才开始一点点行事。
      和周启给牛太后的药食动手脚是一个道理,并不是浅显地下毒,而是慢慢在饮食之中使用相克之物,而且分量极小。
      别说验毒验不出来,便是先太子本人也不会有任何不适。
      直白点说,这就是一个量变导致质变的过程。
      虽然漫长,却值得等待。
      而且等先太子身体出现不妥,请太医来诊治的时候,先太子的饮食又完全恢复了正常……
      即便不正常,能查的就是膳食单子,而膳食单子要怎么写,还不是主管的人一句话的事?
      先太子病危之时,那厨子便趁乱逃了,从此隐姓埋名。
      宋清斋挖这个人出来也是大费周章。
      好在厨子人还活着,保留下来的关于周启如何指使他的证据也十分完好。
      太史令公布了那厨子的罪状,公示了所有的证据。
      老臣们都炸了锅。
      原先他们真的认为先太子是因伤病过多,导致寿数不永的,哪料到竟是周启暗下杀手!
      “卑鄙无耻!”
      “弑兄夺权!”
      “丧尽天良!”
      “真是个混蛋!这若

326事实真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