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61,为什么要坚持呢?[1/2页]

战国大权臣 熙檬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王宫之中,李建朝着面前的女官道:“郎中卫都统李建想求见太后。”
      女官进入太后寝殿,片刻后去而复返:“李都统,太后说了,你为臣子,只需遵君主之意而行,见面就不必了。”
      李建闻言,默不作声的离开。
      回到丛台,李建对着赵王道:“大王,臣还是希望和蔺氏女结婚,不知大王可否念在臣为大赵做出的功劳份上,劝太后收回成命?”
      正在提笔做功课的赵王身体微微一顿。
      很快,赵王做出回答。
      “七妹将来会是个好夫人,寡人也希望有你这样出色的夫君来照顾七妹。”
      “这样吧,寡人知道你心情不好。今天下午你休假半天,明日再入宫执勤便是。”
      李建没有任何迟疑,朝着赵王行礼之后飞速离开。
      赵王看着李建,摇了摇头,轻叹一声。
      “也好,让你走一走,彻底死心。”
      平原君赵胜府,大门处。
      一名管事走了出来,十分客气的对着李建说道:“李大夫,我家君上今日有恙在身,实在不能见客。还请大夫先行回转,他日再重新约定新的时间吧。”
      毛遂站在李建的身后,闻言忍不住开口:“韦兄,就不能想想办法吗?”
      韦管事看了毛遂一眼,叹了一口气:“毛兄,韦某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管事,在这种大事上实在说不上话,还请谅解。”
      李建微微点头,道:“明白了,我们走。”
      毛遂跟在李建身后,心中实在郁闷,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平原君明明是很看好大夫的,他怎么就……”
      平阳君赵豹府,大门。
      一位身材魁梧的侍卫走了出来,恭敬的说道:“我家君上昨日饮酒过度导致头疼,今日无法见客,李大夫请回吧。”
      李建点头:“明白了,我们走。”
      毛遂摸了摸下巴,心中有些黯然:“平原君和平阳君乃是亲兄弟,看来在这件事情上是达成了统一立场,不打算帮大夫了。”
      若是这两位赵国王族大人物愿意相助的话,说服太后收回成命的把握就会大很多。
      李建继续前往其他赵国上、中、下卿的府邸拜访。
      各种各样的理由被门房、侍卫、管事们一次次的重复,而结果则是完全一致。
      没有任何一位赵国的卿愿意接见李建。
      这一天的邯郸,其实有很多双眼睛在暗中盯着李建的一举一动。
      这些耳目,也非常及时的将消息传回到他们身后的大人物耳中。
      王宫中,?贤朝着太后、赵王母子汇报:“没有任何一名卿愿意接见李建。”
      两母子的脸上都露出满意的表情。
      太后对着赵王道:“大王啊,李建年轻气盛锋芒毕露,虽然是大赵的人才,但也需要好好的磨砺一番。”
      “你看今天就是个例子,明明给他安排了这么好的亲事,他却想要推脱,这就是因为他的脾气太倔,一定要好生打磨!”
      赵王点了点头,突然有些担心的说道:“若是逼急了,他会不会愤而出走,投入其他国家麾下?”
      太后笑了起来:“当年廉颇屡立战功,在国内也是居功自傲,就连你父王的话都不太想听。所以你父王就提拔了蔺相如起来,廷议的时候让蔺相如的位置在廉颇之上。”
      “廉颇果然生气,和蔺相如起了冲突,却被蔺相如给收拾了一番,不得不负荆请罪。”
      “这就是你父王对廉颇的磨砺。”
      “从那以后,廉颇乖乖的听从你父王的命令,指哪打哪,连一声反对都不敢说。”
      “李建哪,再怎么有才,无非也就是下一个廉颇罢了。”
      赵王连连点头,颇为佩服:“所以母后之前用来磨砺李建的人就是都平君田单?”
      太后哼了一声,道:“那可不,只怪这田单名声虽大,但却没点用处,连个李建都摆不平,还得老妇亲自出手!”
      赵王心服口服,道:“母后这般出手,确实是如同父王当年收拾廉颇一样,定能将李建收拾得妥妥当当了。”
      听着赵王恭维,太后嘴角笑意不由更盛。
      正在府中和平阳君喝酒的平原君摇了摇头,道:“李建,毕竟还是太年轻,太气盛了一些。”
      平阳君问道:“愚弟记得兄长之前可是很看好他的,为何这一次却避而不见呢?”
    &nbs

61,为什么要坚持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