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百零三章 天下就是天下[1/2页]

红楼从辽东开始 键盘战斗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治国之策。
      唐清安身为薛家学徒,自小没有读过道学,认了些字,学了几部商典。
      也没有天赋,没有钱,更没有条件去读书。
      所以治理金江镇,除了吸纳大量的底层读书人,例如冯胜之,顾应时,谢有成等等,然后就是自己结合后世的所见所闻,结合历史知识,一路摸索走到今日。
      金江镇是他带领的,但不是他一个人建设到如此的地步。
      “派军队入内地?”
      谢有成惊讶道。
      “后勤怎么办?”
      “难道指望国内官府供应吗?据我所知,不少明军作乱,都是地方官府导致的。”
      大周的规矩。
      军队行军抵达汛地,当日是不提供粮草的,这个规矩,被很多地方玩出了不可思议的操作。
      例如前番蛮族全夺辽东,京师戒严,调兵入主京畿。
      京畿官员为了节省粮食,对调来京畿的军队,一日一个调令,这样各地的官府,就永远不需要为客军提供粮草。
      包括各地军队入陕,入川平乱,发生过不少这种事,前车之鉴没有官员们学会吸取教训。
      他们的操作无法指责,因为规矩上,的确是符合程序,但违背了自然规律,毕竟士兵也要吃饭的。
      后果就是不少的军队哗变,自行溃散,糜烂乡野。
      经过谢有成的提醒,唐清安叹了口气。
      只需要派两营金江军入川即可。
      但无论是由国内提供粮草,还是金江镇自己提供粮草,都是无法实现的问题。
      金江军想要顺利入川,只有一条路。
      和冯胜之,以及顾应时不同,谢有成做事风格,更多的是考虑将军的想法。
      可能和他的经历相关,金州机密行走出身,性格谨慎。
      “有一个人,可以解将军之忧。”
      “哦。”
      唐清安来了兴致,连忙问道是谁。
      “程之信。”
      “程之信?”
      名字有些熟悉,但又想不起是谁,唐清安皱起眉头。
      见状,谢有成详细的解释。
      “辽西将领,以前魏毅此人在锦州时,提拔的年轻将领。”
      想起来了。
      不但想起了程之信,还想到了战死的罗明。
      两人是辽西军中的后起之秀。
      当初罗明坚守小凌河堡,抵抗蛮族大军攻打多日不倒,最后功败垂成战死。
      唐清安还惋惜了许久。
      如此骁勇之将,死得实在是可惜。
      程之信嘛,后来风头渐弱,这几年更是没了音讯,军司上报辽西的公文,见过一次的他的名字,想起了他调去了国内。
      不等谢有成解释,唐清安已然明白他的意思。
      “程之信在四川?”
      “是的,他在四川,因为战功卓越,已经被朝廷提拔为参将,手里握着四千辽西军。”
      “他会听金州的吗?”
      谢有成摇了摇头。
      “此人当年性格自傲,颇有主见,不易受他人影响,不过经历了这些年,可能会考虑金江镇的要求。”
      “尝试一番吧,我再让林如海上疏朝廷,弹劾四川之事,双管齐下,看否能见成效。”
      唐清安平息了内心的愤怒,看着谢有成离开的背影,思考目前的形势。
      自己是圣人吗?
      当然不是。
      妻妾成群,大宅子,家里金银财宝无数,乃金江镇之主。
      之所以为四川之民愤怒,因为他懂民心的强大。
      以德还是威,或者暴,无论哪种方式立业,决定了未来的基业。
      同样的流民军。
      有的流民军残暴至极,对百姓残暴,对自己人也残暴,晚上睡觉都需要警惕的睁开一只眼睛。
      因为什么呢?
      因为他一开始就选择了残忍的手段。
      那他的手下们,大多数的人也必定手段残忍,不讲仁义。
      所以他怕。
      越怕手段越狠辣,以残暴恐吓手下。
      还有的流民军,哪怕陷入了绝地,手下们也愿意抛妻弃子的跟随,为什么呢?
      因为他把手下们当做人,当做他的兄弟。
      更有军队。
      行军到何地,当地的百姓们不但不畏惧,反而踊跃加入他们,世代唱着歌谣歌颂他们。
      例如戚家军。
      以史为鉴,立业的行事风格,决定了团体的风气。
      以民为本,是他唐清安,能在金州理直气壮睡大觉的底气。
      有因必有果。
      不是做了好事必定有回报,而是事物的结果,必定是因为过程的发展,有脉路可寻。
      正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谢有成走了,唐清安收回视线,默然的看着舆图。
      金州衙门的挂饰,受节度府所影响,常以舆图挂之,唐清安此处,更是挂了不少的舆图。
      最大的两幅,一副是世界舆图,一副是大周舆图,还有其余的朝鲜舆图,奴儿干舆图,草原舆图等等。
      刚才谢有成指的是大周的舆图,现在的唐清安,看的是天下舆图。
      大周没有东亚这个词汇。
      但不是不知道东亚。
      中国之中,意思为天下之中,所谓中国,顾名思义,即为中央之国,统摄八荒的意思。
      天下舆图,含括了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地的地图,相当于后世的亚洲地图。
      “将军,长公子来了。”
      侍卫进来通报。
      “让他进来。”
      唐清安说道。
      不久。
      “父亲。”
      唐晏乾从军学堂放学归来,没有回去家中,而是先来节度府,跟随他的随从,在外面等候。
      自从他去军学堂读书,因为年龄的原因,不是从头开始读书,而是直接跳级。
      虽然有不少的先生,特意教导他,但或多或少显得格格不入。
      昨日。
      父亲跟他说,以后他每日从学堂回来,先到节度府读书一个时辰,然后再回家。
      这让他非常开心。
      今天是第一次,唐晏乾有些露怯,虽然努力保持镇定,看着陌生而又让人激动的节度府,满是激动。
      指了指一个特意安排的小案几,让唐晏乾去那里读书,是唐清安让人专门搬来于此,当做儿子的课桌。
      作为父亲,他希望能把自己的儿子们培养成才。
      上辈子,他在学校当老师的时候,他的孩子放学后,也会到办公室写作业,他在一旁工作。
      作为老师和德育主任,他每天的杂事非常多,大多不是什么正经的事情。
      下班后再带着孩子一起回家,多年都是如此。
      唐晏乾从书袋中掏出书本,身前的案几上,笔墨纸张各色文宝样样俱全。
      “儿子,跟我来。”
      唐清安看了眼唐晏乾翻开的书本,上面是历史内容,关于各朝各代的故事。
     &nb

第五百零三章 天下就是天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