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三章 日月所照,皆为汉人[1/2页]

元末之逐鹿天下 俊俏醉书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横涧山郁郁葱葱,竹林流绿滴翠。
      远眺着横涧山山顶,看上去颇为平坦。
      程德一行人却没有继续前行。
      程德下了马,皱着眉头,望着眼前的横涧山。
      随即,程德将张五四叫了过来。
      指着横涧山,程德开口道:“我记得你说刘聚,在横涧山以西约莫七百丈远的一处山寨?”
      “是的,将军。”张五四躬身行礼道。
      程德踩了踩地面上的泥土,看着张五四,“你派几个锦衣卫,在横涧山前面探路,看有没有什么埋伏?”
      张五四闻言,连忙应道:“是。”
      随即,张五四便派出了八个锦衣卫,朝着横涧山四个方向探路,每个方向两人。
      时间过去没多久。
      一行人回来了。
      张五四与回来的锦衣卫交流了一阵后,便走到程德面前,躬身道:“将军,横涧山东边、南边、北边走到尽头没了路,唯一能行的便是横涧山以西的路。据探查西边方向的锦衣卫说,西边很安静。”
      安静?
      会不会有陷阱呢?
      程德皱眉沉思须臾。
      “魏重七!”程德点起了一位亲兵营百户长的名。
      “属下在!”在程德身后的一位壮汉,快速走到程德眼前。
      看着魏重七,想到他是泗州军的老人,且还会些拳脚功夫
      程德便看着魏重七说道:“你带着麾下的一百人,走在大军前面,拔出刘聚可能暗中布置的暗桩。此外,小心布置隐晦的陷阱。”
      “遵令。”魏重七躬身回道。
      随后,魏重七便带着一百人朝着横涧山以西而去。
      程德留下一万人(包括锦衣卫在内)原地驻守等待,带着五千人朝着横涧山以西行进。
      骑兵营和神机营、三千营、神箭营都被他留下了,而只带着亲兵营的三千人马,和讨虏营的两千人马。
      与此同时。
      刘聚所统领的绿林大盗,却浑然不知程德一行人上了山。
      此时,刘聚所在的飞虎寨,因天冷,各个都找有火取暖的地方。
      三三两两的待在一个屋里,有的会整点小酒,有的会划拳取乐,还有的比划着拳脚功夫助兴。
      热闹非凡。
      而刘聚此时,正在飞虎寨大厅。
      大厅中还有常遇春、以及一名儒雅的中年文士。
      “先生,这些日子,我刘聚好吃好喝地招待你,没有半点对不住先生的地方。唯一所想的是,想要让先生当我的军师,平时也不会要求做什么,只需先生有时帮忙出谋划策。不知先生考虑得怎样了?”刘聚目光死死盯着中年文士。
      “我此次途经怀远,只为拜访一位好友。却不料,被刘寨主所掳。这些日子,我宋濂也暗中观察了刘寨主,刘寨主平日所为——不过是拦路抢掠,入宅为盗,欺凌百姓,此乃小人行径,我宋某深以为耻之。至于平日所食所居,我宋某已付了银钱,与刘寨主并无瓜葛。”宋濂从容回道。
      刘聚勃然大怒,瞪着双眼看向宋濂,咬牙切齿地说道:“难道你不怕我现在就杀了你?”
      宋濂却是面色平静,没有回应,目光更没有半点看向刘聚。
      无声胜有声。
      沉默是最好的回答。
      宋濂的态度,让刘聚气得脸色铁青。
      一旁的常遇春见此,却是目露迷茫。
      起初,投靠刘聚,是因为觉得很新鲜,跟往日平淡如水的生活不同。
      每天不仅能大口吃肉,大碗饮酒,还能分到银两补贴家用。
      可是连续几个月了,这刘聚只知道打家劫舍,四处劫掠,没有什么大的野心或抱负。
      而这位宋先生知识渊博,是个聪明有智慧的人。
      他的眼光,比起自己来,肯定高得多。
      连他都不看好刘聚,看来,这刘聚是成不了什么大事了。
      看来,我也得好好打算一下了。
      男儿大丈夫,岂可长久为盗?
      不如脱离这盗群,另寻他路。
      常遇春低着头想着这一切,愈加坚定了离开这个飞虎寨的念头。
      “常遇春,你说我们飞虎寨下一步去哪里弄吃的?”刘聚惜才,终究没舍得杀了宋濂,寒着脸看向常遇春。
      常遇春陡然一惊,思索着刘聚的问题,却是无处着手。
      这附近,除了泗州军的地盘,便是元军的地盘。
      无论哪一方都不好惹。
      凭借这飞虎寨不到两千的人马,能干什么?
      谁都惹不起。
      而且,之前那定远李定国剿匪甚多,而自己等人还不是因此被逼退到横涧山躲藏。
      “这个——我不知道。”常遇春看向刘聚回道。
      刘聚一怔,便感到有些颓然,无奈地感叹道:“如今我飞虎寨处境不大好,粮食存的不多,再过些日子,恐怕就面临没有粮食的处境了。前些日子,都在传即将有蝗灾,只怕以后我们飞虎寨的收获将会越来越少。”
      宋濂沉默着。
      常遇春没有接话,皱着眉头,目露思索。
      就在这时。
      一个下人来报。
      “寨主,不好了,寨子外面来了很多人,我们寨子被包围了!”
      刘聚闻言悚然一惊,看向慌张的下人,连忙问道:“来了多少人?”
      “寨主,漫山遍野都是。”
      刘聚心中一慌,稳了稳心神,“他们是哪方的人马?”
      “看他们的穿着,不像是元军。不过,他们的旗帜上写着个程字。”
      “是泗州军。”常遇春开口道。
      刘聚却是面色焦急,“这泗州军怎么会盯上我们飞虎寨了呢?”
      这时候,宋濂开口了,“刘寨主在定远——怀远一带打家劫舍,被劫的有些可是那征虏将军治下的百姓。”
      刘聚听后面色一变,连忙将目光看向宋濂,“先生,可有何办法,让泗州军退去
      宋濂摇摇头,刘聚的心猛地一沉。
      “为今之计,刘寨主唯有领着飞虎寨的人马,投靠那征虏将军,得一生机,或可谋得一官职,但若是刘寨主选择抵抗,则无异于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宋濂平静地答道。
      刘聚面色有些变幻不定,须臾,才苦笑道:“如今,我还有何可选择的余地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罢了!”
      一旁的常遇春却是闻言,目露精光。
      或许,投靠这泗州军,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这征虏将军程德的大名,他早有耳闻。
      在泗州、定远、濠州、盱眙等地,这程德的名声极好。
      从未听说过有欺凌百姓之举。
      反而,为老百姓做了很多的事情。
      那么,就选择他了。
      不过,也要见一见此人,是否比刘聚更有抱负。
      若是比之还不如,倒不如再另觅它路。
      若是远胜刘聚,则可投之。
      想到这些,常遇春也出声道:“或许,投靠泗州军,才是我们飞虎寨一线生机。事不宜迟,我们还是去见一见泗州军!既然寨子外出现了程字旗帜,表明这征虏将军是亲自来了。这样的话,我们就更不能怠慢了他。”
      刘聚点点头:“也好,见一见吧!只是,我有些担忧——”
      “若是诚心投靠,料想不会拒绝。”宋濂平静地说道。
      刘聚听后,信心大增,相信了宋濂的话。
      于是,刘聚一行人来到了飞虎寨门口。
      程德堂而皇之地出现在飞虎寨,有意将刘聚一行人引出来。
      更重要地是,要将常遇春引出来。
      无论如何战斗,他都不惧怕这刘聚的飞虎寨。
      飞虎寨的门突然开了。
  &n

第四十三章 日月所照,皆为汉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