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9章 目标直指:南部第一![1/2页]

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半价炸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许秋声音不大,却传遍会议室,道:
      “在场各位院长,都是来自哪里?
      天都、魔都,鹏城……无一例外,全部都是经济极其发达的地区。
      大夏太大,然而,最顶尖的医疗资源,却几乎完全被垄断。
      东北、西北,南部,虽然一直在接受扶持,但解决不了本质——人才始终在向首都为中心的经济发达区聚集。
      不论是协和的综合第一,还是天都天坛唯一一家脑外科中心,都进一步加剧了各地的医疗资源鸿沟。
      我或许改变不了这个局面。
      但,至少想让医生、病人都多一个选择,大夏不只有协和、天坛、301、华西等,除了以协和为中心的北方医院系、西南华西等之外,南部也有一个医疗核心
      会议室静悄悄的。
      众人一脸呆滞,想不到许秋的野心竟然大到了这个地步。
      然而,却没有一个人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他们都知道许秋有这个本事。
      “南部……的确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医院了……”协和院长默默开口。
      当年的四大顶尖医院协和、华西、齐鲁、湘雅,如今只余其三。
      湘雅曾经也有领衔南部医院的实力,不论是医疗资源,还是影响力,都独占鳌头。
      甚至,有一段时间,湘省人民对湘雅的信任度、满意度等,超过了协和,许多危重病人第一选择是留在湘雅。
      但后来,湘雅出了太多问题。
      一方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地理区位差,经济实力薄弱等。
      但,更重要的,其实是内部管理体制和理念的失职。
      比如,包庇许多以创收为导向、医德失范的医生长期活跃在医疗一线,纵容医生变相牟利、对患者投诉和内部意见置若罔闻。
      乃至于形成了一系列的利益链,互为保护伞。
      而这,也让医院内部各级关系极度僵化。
      这也是导致顶尖人才流失的关键因素之一。
      近十五年来,湘雅医学院没有出过一个两院院士,甚至连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的人选都很稀少。
      缺少顶尖人才、没有新鲜血液,湘雅想不没落都难。
      可以说,如今南部医疗行业最动荡的十余年。
      在缺少领头羊的情况下,所有医院都在拼命发展,国家也在观望,等待一个新的领军者出现。
      协和、华西等,也掺和了进来。
      他们想借此扶持出一批医院,如果能拿下南部第一的名头,他们也将彻底巩固自己的地位。
      比如白云省的静海市人民医院,背后有协和帮扶。
      华西也选择了两家,同样很有竞争力。
      如果没冒出许秋这匹黑马,或许医疗资源会进一步集中在以协和、华西等为中心的顶尖医院手中。
      而许秋如今要做的,正是取代他们拿下南部第一,在老牌顶尖医院中,杀出重围,建立一个新的医疗核心!
      “南部第一,以临海一院如今的纸面实力,还是有些差距啊……”华西院长实话实说道。
      如果没有许秋,临海一院想拿南部第一,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多了个许秋,这些院长才觉得有些可能性,但希望依然渺茫……
      “这就不用各位院长、前辈操

第269章 目标直指:南部第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