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53 章 第五十三章[1/2页]

我妈才是穿越主角 沉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萧敬书回到周宅的落枫阁,抬头看着朱红漆柱上的楹联。
      浩水盈波浪不兴,秋月泼醉人未归。
      楹联意境很不错,有趣的是两边楹联可以有两种读法,前四后三,前三后四皆可,左边楹联也可读作浩水盈,波浪不兴,右边楹联则是秋月泼,醉人未归,尤其是泼这一字,用的真是好极妙极,一下子就将秋辉似酒落银满地之态给描绘出来了。
      萧敬书摸着雪白的胡须看了好一会才踏进阁内。
      落枫阁坐落在湖边,萧敬书曾经怀疑这落枫阁是不是写错了,改名叫落风阁才对,因为落枫阁就没有一颗枫树,只有湖风从四面八方吹来。
      浩淼的湖水波光粼粼,正值七月底,山光湖色,大好美景啊。
      一阶,两阶,三阶。
      五阶之上,已有两双鞋履。
      萧敬书换上谢公屐进入室内。
      木门大敞,房间景色一览无遗,屋内装饰很少,屋内只有清一色的木质地板,一张卧榻,三处书架一张书桌以及一架古琴。
      南面临窗的地方放着一张长形木桌,崔什子正坐在青席面对湖水煮茶,左侧就是周幽州。
      萧敬书走到长桌右侧坐下,和周幽州相对而坐,宽袖垂落在地,老者神情自若,笑道:“周幽州,数年未见,你的茶品依旧啊,长安都已经煎茶了,你还是老样子。”
      周绪也笑道:“喝茶就喝茶,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做甚,这样喝才好喝。”
      在阆歌,周绪可以说把喝茶这种风雅事简略到了一定的步骤,偏他又喜欢这样,上有所好,下有所效,阆歌的大部分官员世家竟也学了起来,泡茶术在大楚可谓是独树一帜。
      很简单,阆歌人泡茶就三步。
      取山泉水,附庸风雅的可以取储存的雪水,或是梅花凝尖雪,然后煮开,放茶叶,煮沸之后就倒茶。
      崔什子用白布拎起茶壶柄倒了三杯,一人一杯。
      “我敬萧公一杯。”
      萧敬书接过杯子,放在桌上,望着眼前满头白发的病弱青年人,摸了摸自己雪白的长胡,笑叹了一声道:“岁煎日月不相饶,转眼杖国慈山下,却忧君白首。”
      崔什子笑的颇为豁达:“人各有命,萧公怎么还为我着相了。”
      萧敬书道:“人生在世,又有谁可以真正超脱凡俗在外,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啊。”末了又笑道:“我那外孙女与周幽州共结良缘,这次在阆歌我可要多喝上几杯。”
      “这是自然的。”周绪道:“我已将昏礼定于下月初十那天,萧公那日记得带上小玉郎一起参加。”
      “八月初十,宜嫁娶,祭祀,斋醮,祈福,吉神宜趋,西南有福,的确是个好日子。”萧敬书摸着胡子赞道,这位年逾七十岁的老人面色红润,发丝银白,曾经握剑的手依旧粗实有力。
      周绪笑着点头:“今日是家宴,萧公届时一定要来参加,我已为萧公留好了位置。”
      萧敬书大笑道:“好,到时我去接兰娘和小晴雪,与她们一道赴宴。”
      周绪喝了口茶。
      “周幽州事情繁多,无需在我老头子这干坐了,还是快去忙昏事吧。”萧敬书捋须道。
      二人闲聊几句,而后融洽道别。
      崔什子掏出手帕捂嘴咳嗽了一声,苍白的面容带着一丝笑意:“萧公生性真是常人不能及。”
      “前朝末年大家,四世三公之族,到如今的孤木难支,只剩嫡曾孙一血亲,若我是萧公,早已荒颓度日了。”
      可随即又想到人的命数真是难以捉摸,清河萧家眼看就要摇摇欲坠了,谁又能想到它的时机到了。
      周绪带着崔什子前往书房,准备先处理一些事情。
      落枫阁内。
      萧敬书喝了口茶,而后看向房门边,一个十二岁的清俊少年郎正脱履进入室内。跪拜叩首:“清和拜见曾祖。”
      “玉郎过来。”萧敬书招手道。
      萧清和跪坐在曾祖身旁,背脊挺直端正,一双黑眸湛然神光。
      萧敬书的大手拍了拍他的背:“等会和我一起去见你的姑母。”
      萧清和应声道:“是。”
      萧敬书摸了摸萧清和的头:“记住了,好好对待你的姑母,从现在起,她就是你的亲人,她的女儿就是你的表姐。”
      少年郎点头:“孙儿知道了,一定用心孝敬姑母,关爱表姐。”
      萧敬书笑道:“好孩子。”
      兰苑内,萧洛兰听着崔婆婆给她说的萧家人,知道自己凭白又得了一个侄子,已经良好的接受了,毕竟名义上的儿子也多了两个。
      萧晴雪手托着下巴,眉头皱着:“崔婆婆,这萧家好惨啊,就因为在前朝做了高官,大楚的开国皇帝就把他们家杀的七零八落的,后续只能靠着一些和萧家有姻亲关系的世家才保存下来几个人。”
      现在都过这么长时间了,萧家被开国皇帝不喜,后任皇帝也不会重用他们家,几百年过去了,没想到就只剩下他们曾祖曾孙两人了,老的老,小的小,萧晴雪听了对他们起了同情之心。
      萧家真的好惨。
      崔婆婆给小娘子绾发髻,听到萧小娘子的话,道:“小娘子,萧公可不是一般人,他学识十分渊博,还担任着清河书院的山长,门下弟子众多,和谢家的谢公俱是当世公认的名士大儒。”
      原来还是校长,萧晴雪微微闭上眼睛,对突然多出来的曾外祖父和一个小表弟有点苦恼,该怎么和他们相处呢。
      崔婆婆弄了一个百合鬓,而后插上华美的珠钗,给小娘子额头处贴上梅花型花钿。
      花钿用金箔制作而成,梅蕊点珍珠,俏丽灵动,娇美自然。
      她看向妈妈,发现她靠在小榻上,手支着额头,似有睡意。
      萧晴雪悄悄走过去,摸了摸妈妈的额头,还好,不烫。
      萧洛兰被女儿动作惊醒,见她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顿时就笑了:“饿了没有,要不要吃点东西。”女儿今天起来的早,在她这早早就吃过了早饭,现在快到中午了,肚子也应该饿了。
      “我已经吃过了。”萧晴雪坐到妈妈身边:“我住的鹿鸣居有小厨房,想吃什么可以和他们说。”
      “妈你好点了吗?”萧晴雪不放心的问道。
      “好多了。”萧洛兰直起身,刚想和女儿说几句话,春花从帘外禀告道:“娘子,萧公在外厅堂等候,您可要见见?”
      “走吧。”萧洛兰起身,脸颊微热,精神其实还是有点疲乏。
      外厅堂。
      这次萧洛兰面对这位萧公就自然了一些:“外祖。”萧晴雪跟在阿娘身边看了一眼慈眉善目的老者。
      “兰娘,宴席要开始了,我们一起去如何?”萧敬书笑道,而后看到萧洛兰身后的少女,招了招手:“晴雪,过来。”
      萧晴雪涨红了脸,走到老者跟前,福了个万福:“外曾祖父。”
      萧敬书拿出一枚古朴的印章递给她,笑呵呵道:“你跟着你娘在寺庙长大,不常见人,曾祖也没什么送你的,这是我早年纂刻的一枚金石印,当一个文房摆件正好,你拿着。”
      萧晴雪克制自己去看阿娘的冲动,手里被塞了一个沉甸甸的小印章:“谢谢外曾祖。”
      “傻孩子,和曾祖客气什么。”萧敬书笑道:“清和,过来见见你的姑母和表姐。”
      “清和出生的时候,你们只看过他一次,应是对他没有印象了。”萧敬书招手让少年郎进来。
      少年郎带着满身阳光进来,恭恭敬敬的跪地叩首:“清和见过姑母。”
      萧洛兰被这孩子的大礼微惊了下,弯腰将人扶了起来:“你先起来。”
      萧清和知礼的起身,并没有让姑母真正的扶他,他已十二了,已经知晓了避让。
      “谢谢姑母。”少年郎笑起来若濯濯青柳,眉眼十分清俊,他又拜向萧晴雪:“清和见过表姐。”
      萧晴雪对这个长相性格看起来都很好的新表弟也福了个万福:“表弟好。”
      四人同行去往周宅的中堂。
      周宅依山而建,回廊千折百转,庭院错落,春花在前面带路,萧公时不时的和萧洛兰闲谈,语气亲和有力,缓解了萧洛兰的一些紧张。
      周宅中堂。
      三十几人分五桌而坐,在场的人见到萧公和萧夫人的到来纷纷起身。
      “萧公。”周家人见到萧公拱手拜道。
      萧敬书揖礼回拜:“萧某见过诸君。”
      人群散出一条小道,周家最高辈分的周弘拄着拐杖从主位前走了过来:“萧公,萧娘子,萧小娘子,还有小玉郎,快快请进。”
      周绪扶着他:“伯公,您慢点。”
      萧敬书连忙上前两步也搀扶住这位老人,这位周弘乃是周幽州父亲的大伯,算是周家硕果仅存的辈分高的吓人的老人,周绪这次请他出来,可以看出对兰娘是十分上心了。
      萧洛兰带着女儿,在一堆周家人的包围中,感觉有些眼花缭乱。
      周弘老眼昏花,根本看不清人,只握着萧公的手说道:“听闻您家萧三娘子令淑有闻,四德兼备,愿结高援,今日我代阿绪向萧公提亲,敢以礼请,脱若不遣,贮听嘉命。”
      萧敬书笑道:“周家大郎承贤顾存姻好,愿托高援,谨因周公,敢不敬从。”
      萧洛兰坐在周宗主的身侧,萧公和周宗主的伯公说完之后,她们就入座了。
      因是家宴,周家人全部坐在一起。
      一个高瘦中年男子携正妻起身道:“萧娘子,某叫周宣,是大哥的二弟,这位是我的正妻李氏。”中年男子顿了顿,道:“见过嫂嫂。”
      男人拱手,女人万福,皆

第 53 章 第五十三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