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43章 挑选值得培养的学员[1/2页]

最强班主任,竟是体育老师! 起于微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葛晓伟是个身材高瘦的中年人,今年四十出头。
      他曾经也是一名篮球运动员,不过在职业生涯中并没有太过耀眼的成绩。
      退役之后,当过体育老师、做过篮球教练,最终,成为战神体育篮球青训的负责人。
      “许总,好久不见。”
      比许杰还要高出一头的葛晓伟,微笑着跟许杰握了握手。
      “葛总,先带我参观参观你们的训练吧。”
      许杰与葛晓伟握手之后,直入正题。
      整个场馆内,不同年龄段的少年差不多有四五十名。
      这么多的篮球少年,让许杰内心火热。
      从小踢足球的孩子不多,从小打篮球的孩子还是很多的嘛!
      葛晓伟笑着点点头,随后带着许杰开始在场馆里参观。
      “不知道许总对我们国内的篮球青训了解多少
      两人来到十多个看上去才七八岁的孩子身边。
      他们正在一名教练的指导下,半蹲着身体,双手各自拍打着篮球。
      这种双手同时拍球的训练,主要是训练孩子们的球感。
      “不太了解,葛总给介绍介绍?”许杰一边观察着这些孩子们的天赋,一边笑道。
      “嗯。”
      葛晓伟点头说道: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国内篮球的主要人才储备和力量都是来自于各省的体育局。”
      “从青年队到成年队,都是靠编制吃饭的队伍。”
      “其中最为突出和著名的,就是当初战神刘玉栋所在的八一队。”
      “这种体制下的龙国篮球,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我们龙国的特色之一。”
      “即使到了如今这个时代,很多球迷还都认为我们龙国的篮球还是靠着各省市体育局在撑场面。”
      听到葛晓伟的话,许杰认同地点点头。
      体制化的篮球,是当初龙国的篮球开始发展、壮大时的必然经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的时候。
      你跟龙国谈什么市场化的篮球?
      那不是笑话么。
      体制化的开端是必然。
      市场化的改革,同样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
      “其实从13年之后,我们国内这种体制篮球,就已经开始发生巨大的转变。”
      葛晓伟接着说道:
      “我们青训工作的从业人员,也不再是体工大队或者国青队这么简单。”
      “而是变成了国青队、职业俱乐部、体校、篮球学校、普通院校、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共同构成的多样化青训体系。”
      “我们战神体育篮球青训,就是属于社会培训机构那一类。”
      “招收的学生,总共分为四个年龄段。”
      “分别是U8、U12、U15和U18。”
      说着,葛晓伟指了指眼前这些挥汗如雨的孩子。
      “像这些孩子,就是属于U8年龄段的小选手。”
      葛晓伟介绍之间,许杰已经将U8年龄段的16名小选手的个人天赋都看了一遍。
      其中优秀级别天赋的有3名,极佳级别天赋的有1名。
      其余的,也都是良好级别。
      反而有两个孩子的学习天赋非常不错。
      8岁以下的小孩子来练篮球,大多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
      因此天赋异禀的不多,许杰也并不觉得奇怪。
      如果到哪儿都能遇到林伟锐那样天赋的学生,龙国的篮球早特么起飞了。
      “U8和U12,的学员,我们基本上就是教授一些篮球基本技术和常识。”
      葛晓伟继续说道:
   &n

第543章 挑选值得培养的学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