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0章 故安贞武侯,一路走好···[1/2页]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血狸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关东接连传来捷报,让整个长安城,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历时短短三个月,这场由吴王刘濞发起、楚王刘戊率先响应,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菑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赵王刘遂争相追随的叛乱,便已基本平定。
      在半个月前的长安,人们都还在谈论太尉周亚夫,究竟是胆小如鼠的庸臣,还是‘胸怀大志的奸臣;
      ——周亚夫是个什么东西?!
      而现在,只要提起周亚夫,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并由衷的赞叹一句:周太尉牛x!
      之前是我说话声音大了点;
      ——我是个什么东西?!
      叛乱平定,百姓自然是满怀喜悦,憧憬起了未来的美好生活。
      因为胜利,意味着那些随军出征的关中儿郎,大都会带着武勋凯旋,并一举改变家族的命运。
      但与这普天同庆的喜悦,稍有些格格不入的是:在未央宫外的贵族聚居区——尚冠里,几乎所有人脸上,都带着一抹哀苦之色······
      ·
      “老师;”
      “老师?”
      “世子回来了······”
      故安侯府,内院卧房。
      本就不算大,且处处透着寒酸的卧房,仅仅只是因为刘胜、刘彭祖,世子申屠蔑、天子启,以及一位老太医、一位史官的涌入,而陡然拥挤了起来;
      卧榻之上,申屠嘉双眼紧闭,面无血色;
      卧榻边沿,老太医低眉摇头,叹息不止;
      卧榻前,侯世子申屠蔑跪倒在地,垂泪无言。
      而在刘胜这声轻呼之后,平躺在榻上的申屠嘉,也终是缓缓睁开双眼。
      “世子······”
      “哦······”
      “是蔑儿回来了······”
      虚弱无力的呢喃,惹得申屠蔑赶忙跪行上前,声泪俱下的伸出手,握住申屠嘉那遍布沟壑的老手,贴在自己的脸上。
      “父亲!”
      “孩儿不孝······”
      “——孩儿!不孝啊~”
      满是哀痛的哭嚎声,却惹得申屠嘉费力的侧过头,将那如有万均之重的眼皮翻开;
      盯着身边的申屠蔑,看了足足好一会儿,申屠嘉才眨巴着眼,对年过五十的老世子轻轻一点头。
      “照顾好弟弟······”
      “照顾好宗族······”
      “要、要约束子侄···严守门风······”
      短短数字,申屠嘉却说的无比吃力,甚至都还没来得及说完,便又再次疲惫的闭上了双眼。
      见此状况,侯世子申屠蔑只哀痛欲绝的低下头,将额头轻轻贴在申屠嘉的手上,跪坐于榻沿,泣不成声······
      “陛下?”
      片刻之后,坐在塌边的老太医悄悄起身,走到天子启身边;
      轻声道出一声‘陛下,老太医便又撇了眼申屠嘉,旋即便将请示的目光,撒向天子启那满是哀痛的面庞。
      良久,天子启才悠然发出一声长叹,强忍着心中万般不忍,对老太医缓缓点下头。
      得到天子授意,老太医也不由深吸一口气,满是唏嘘得回到卧榻边沿。
      从木箱中取出一套银针,又小心拿起其中几枚,在刘胜捧着的油灯上热一热,便分别在申屠嘉头着说着,申屠嘉便身形摇晃起来,方才还炯炯有神的双眼,此刻也再次耸拉下来;
      就好像对于此刻的申屠嘉而言,‘睁开眼睛四个字,便足以让这位老丞相,用掉自己全身的力气。
      见申屠嘉如此状态,天子启也满是哀痛的侧过头,对身旁的史官轻轻一点头。
      待史官停笔,并捧着那卷墨迹为干的竹简退到卧房外,方才还能坐在卧榻边沿的申屠嘉,也已是被哭成泪人的世子蔑,重新扶着平躺了下来。
      “唉~”
      苦涩一叹,天子启便走上前,坐在先前,老太医坐着的木凳之上。
      神情满是复杂的抬起头,看着眼前,费力的喘息着的老丞相申屠嘉,天子启那极为发达的泪腺,却也难得流出了几滴由衷,且不夹杂丝毫虚伪的泪水。
      “老丞相鞠躬尽瘁,为了宗庙、社稷,劳碌终生······”
      “即便是到了这最后的关头,都还心心念念着宗庙、社稷的安稳······”
      “一想到要失去丞相,朕,便感觉心如刀绞·········”
      说话的功夫,天子启的语调中,也稍带上了些许更咽;
      垂泪道出一语,天子启甚至还将手扶上胸前,神情扭曲的揪了揪前胸。
      却见卧榻之上,申屠嘉满是虚弱的侧过头,极为费力的咽口唾沫,再竭尽全力的强挤出一抹笑容。
      “臣,不能再陪在陛下身边了······”
      “往后,陛下处理国事,一定要再三思虑;”
      “对于朝臣的建议,一定要郑而重之。”
      “一定要看清:提出建议的人,究竟想要借此,达成怎样的目的······”
      微若蚊鸣的低语,只引得天子启满是惆怅的长出一口气,又含泪点下头;
  

第160章 故安贞武侯,一路走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