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6章 必我行也,为汉患者[1/2页]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血狸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贵使远来,车马劳顿。”
      “还请于后殿一叙。”
      “也好同朕好好说说:贵主单于,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随着天子启一声澹漠的低语,以及从御榻上缓缓站起的身形,殿内公卿百官、功侯贵戚,也只得各自朝上首躬身一礼。
      “恭送陛下~”
      至于兰斥辛为首的匈奴使团,则是在禁中侍卒的引领下,跟随天子启的步伐,朝着后殿的方向走去。
      ——于正殿会见匈奴使团,仅仅只是走个过场;
      真正关系到汉匈双方核心利益的谈判,显然不可能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完成。
      尤其此番,汉匈双方交措的结果,大概率还是以汉室和亲求和为核心。
      很显然:天子启,并不愿意让任何人,看到自己在匈奴人面前低声下气、委曲求全。
      使团被天子启带走‘聊正事,其余的人,自然也没有继续留在宣室殿的道理;
      只是在人群退出殿门之后,刘胜的身边,却莫名汇集了不下数十道身影······
      ·
      “天地所生,日月所置······”
      “中行说(zhong/hang/yue),还没死?”
      沉着脸,皱着眉,将双手背负于身后,走在人群最靠前的位置,只沉声发出一问,刘胜身后的人群中,立时便有一道人影加快脚步,挤到了刘胜侧后方。
      “回家上。”
      “先太宗孝文皇帝后元三年(前161年),边墙外的探子传回消息:匈奴单于老上稽粥亡故。”
      “临终前,老上稽粥遗令:左贤王挛?军臣继单于之位。”
      “之后的一年里,继单于大位的挛?军臣,和自己的亲叔叔、时右贤王爆发大战。”
      “最终,挛?军臣大获全胜,右贤王部几被血洗;”
      “之后不久,奸宦中行说,便被挛?军臣流放到了北方。”
      “现如今,距离中行说被流放北海,已经过去了近十年的时间。”
      “其是死是活,恐怕就连匈奴单于庭,都没多少人知道······”
      身后传来的应答声,惹得刘胜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又下意识侧回过身;
      待看清开口那人的面容,刘胜本阴沉若水的面容之上,也稍涌现出些许玩味的笑容。
      “这些消息······”
      “东胡王?”
      听闻刘胜这隐晦一问,典客公孙昆邪也不由腼腆一笑;
      虽并没开口回答刘胜的问题,但一切,也已尽在不言中······
      “东胡王啊~”
      ···
      “嘿;”
      “也算是不负太祖高皇帝,对乃祖——燕王卢绾的恩宠。”
      “至少也稍洗刷了乃祖的罪孽、宗族的耻辱。”
      此言一出,紧跟在刘胜身后的数十号人,都不约而同的齐齐点下头。
      东胡王,是栖息于匈奴大草原的游牧部族之中,看似稀松平常的其中一部。
      但无论是草原上的匈奴人,还是长城以南的汉人都知道:匈奴东胡王,是草原百蛮当中,最为特殊,也仅此一部的个例。
      ——匈奴东胡王部,或者应该说是东胡卢王部,其部众无一例外,全是汉人!
      至于这东胡王部,或者说是东胡卢王部的由来······
      “太祖高皇帝五年,燕王臧荼谋反,太祖高皇帝御驾亲征而伐灭之;”
      “燕王臧荼败亡,太祖高皇帝苦无宗亲可用,便恩封长安侯卢绾,为又一异姓燕王。”
      换源app】
      人群中响起一声低微的附和声,只引得刘胜微微点下头;
      便见刘胜身侧,又响起太子太傅卫绾的柔和语调。
      “长安侯啊~”
      “对卢绾,太祖高皇帝,实在是仁至义尽······”
      “更别提臧荼败亡之后,太祖高皇帝力排众议:在伐灭臧荼这个异姓诸侯之后,又立卢绾做燕王。”
      “——我曾听平阳侯说过:在当时,?侯萧相国、平阳侯曹相国,都曾劝阻太祖高皇帝。”
      “但太祖高皇帝对旁人说:卢绾虽非刘氏,却胜似刘氏;”
      “虽非宗亲,却胜似宗亲。”
      “太祖高皇帝,是把卢绾当做血脉手足、孪生兄弟来看待的啊~”
      “毕竟卢绾同太祖高皇帝,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
      卫绾又一番追忆,也终使得一段尘封的记忆,再次涌现于刘胜脑海之中。
      卢绾,和周勃、萧何、曹参、樊会等人一样——都是从最开始,就追随于沛公身边的丰沛元从。
      尤为特殊的是:相较于周勃、樊会等各有所长的追随者,卢绾追随沛公,完全就是刘邦强拉着这个没什么用的发小。
      也确如卫绾方才所言:卢绾和太祖刘邦,确实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至少太祖刘邦,是承认这一点的。
      带着这个和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又从小一起玩儿到大,感情好的能穿一条裤子的兄弟,刘邦可谓是一有点什么好处,就总是不忘先照顾这个把兄弟。
      ——开国遍封功侯,刘邦对自己亡兄的儿子都抠抠搜搜、不情不愿;
      最后被老爹逼的不胜其烦,都还不忘用一个‘羹颉侯的侮辱性爵号,来一出胸中闷气。
      结果到了卢绾?
      嘿!
      出手就是长安侯!
      以一朝国都,来作为卢绾的彻侯食邑!
      如此恩宠,别说是汉家了,便是放眼青史,乃至往后数千年,都是绝无仅有的个例!
      之后,燕王臧荼兵败身亡,空出一个燕王的位置,太祖刘邦更是大笔一挥:就让卢绾去!
      结果到最后,做了燕王之后的卢绾,却在代相陈?谋反之后,莫名其妙的投身匈奴······
      “唉~”
      “当年,率部逃出北墙之后,卢绾也还是在长城脚下,等了一段时间的。”
      “只可惜,没等来太祖高皇帝的赦令,却反等来太祖皇帝驾崩的消息······”
      “无奈之下,卢绾只得率部北上,被时单于挛?冒顿,封为东胡卢王······”
      满是唏嘘得道出一语,刘胜不由又稍侧过身,再次望向侧后方的公孙昆邪。
      “现在的东胡王,还是卢他之?”
      闻言,公孙昆邪只赶忙一拱手:“唯。”
      “正是故燕王卢绾的嫡孙:三世东胡卢王,卢他之······”
      便见刘胜稍一点头,又莫名惆怅的发出一声长叹。
      “应该也快了~”
      “要不了多久,卢绾的后代,应该就可以重归汉家,继续做‘长安侯。”
      “过往恩怨,也总有了结的一天······”
      刘胜此言一出,众人只各有思绪的低下头去;
    

第296章 必我行也,为汉患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