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八章 没事儿多读书,不丢人![1/2页]

捡漏:我的财富全靠摸 孙大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说的好像你能赢似的,”
      李壮泰丝毫不惧秦立,想到来到泉城这边还没好好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菜呢,便道:“这样吧,如果你赢了,我请你吃这边的特色大餐怎么样?”
      “那你瞧吧。”
      秦立刚好也想尝试一下这边的特色菜,便同意了他的提议。
      然后李壮泰看向了自己的伯父。
      李海建对此表示支持,“既然壮泰你想跟秦小友探讨一下专业知识,那你便瞧瞧吧。”
      古玩一行,闭门造车是成长不了的,交流探讨是必备的过程。
      “好咧。”
      得到伯父的首肯,李壮泰再无犹豫,当即上前查看,为了表现的足够专业,和李海建一样,从口袋里掏出了放大镜
      这一看就是十几分钟,连梅瓶底部的款识都没放过,仔仔细细看了一遍。
      等看完后,他看向自己的伯父,欲言又止。
      李海建明白他的意思,笑道:“像这种开门一眼货,没必要遮遮掩掩,店老板心里比你更清楚此瓶的出处,你尽管说。”
      李壮泰这才敢说出自己的鉴定结果:“看器型,有遗唐风格,胎质灰白细腻,但略显疏松,很符合宋金时期的特点。瓶身釉质融合好,釉面光泽内敛,有一定的玻璃感,呈半透明化,画风细腻,与宋代其他窑口的画风一致,款识规整,与其他磁州窑款识一脉相连,因此我断定它为宋末金初的磁州窑贡器。”
      宋时大件瓷器基本参考唐代器物风格,因此他说有遗唐风格。
      李壮泰得意洋洋的看向秦立,“我说的可对?”
      秦立点头,“基本正确。”
      随即他指着梅瓶的瓶身,对李壮泰道:“但你好像忽略了瓶身的画片密度,宋时画片繁密,金时画片疏朗。它并非创烧于宋末金初,而是典型的金代中期风格。”
      话音刚落,李壮泰就摇头反驳:“宋代并非没有疏朗画片。”
      秦立点头承认,“宋代确实有疏朗画片,但这种画片出现的时候往往伴随着主题鲜明,突出鱼,那么鱼就是主题,其他饰纹则起点缀作用。
      你再看看这梅瓶,虽然它是以牡丹纹为主,但四周的缠枝纹并非是点缀,而是在布局,以便和牡丹纹形成呼应关系,形成空间感,这是明显的国画手法。
      这种手法,在宋时瓷器史上,只出现在磁州窑系。而磁州窑系作品,宋时画片就是以繁密为主,而金时则以疏朗为主。至于其他窑口体系的画片,和磁州窑系画片不可混为一谈。”
      “这么看来……”
      李壮泰想了想说道:“咱俩的答案都不算正确。”
      秦立愕然:“难道我说的还不够明确?”
      “非也非也。”
      李壮泰信誓旦旦道:“谁又能说得清,金代初期就没有生产过这种画片的梅瓶呢?所以,我说它是宋末金初的作品也不算错。”
      宋末金初,对于古玩圈的人而言,一般是指宋末,金朝还没占领华北腹地时期。宋末是重点。
      李壮泰在这里却耍了个文字眼,将金初当成重点,北宋反而成了陪衬。
      “你怕不是个撒子吧?”
      秦立用看白痴的眼神看他。
      “你这是什么眼神,说不过我也不至于歧视人啊!”李壮泰不乐意道。
      “说你是傻子你还不信。”
     &nbs

第一百零八章 没事儿多读书,不丢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