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两人最后饭是在学校北门附近居民区的老乡家里吃的饭。
      要不说劳动人民的智慧呢。
      大学多的地方,总有些人家的孩子有钱不想吃食堂,但是去城里又远,不是谁都愿意来回好几个小时就是为了吃顿饭的。
      比如朱小琴这种。
      她看彭越安那么热情,自行车都骑来了,也不好意思说我们去吃食堂吧。
      只能带他换了个地。
      京大和华大边上除了一些老旧的楼房,还有些平房。
      朱小琴带彭越安去的就是平房不靠路,有些偏的一户人家。
      老乡姓王,他老婆也姓王,来吃饭的人除非年纪特别大的,其他人都喊王叔王婶子。
      这户老乡家还是宣晓光毕业之前带她和林宇还有几个别的同学来的。
      说为感谢大家的照顾,所以请大家吃个饭。
      毕竟他已经准备去羊城,看看能不能去港城发展发展了,这在回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朱小琴自己加这次一共就来了三次。
      不过王叔记性好,一看到她就很高兴。
      “同学又来吃饭了。”王叔笑眯眯的问了句。
      “是啊,王叔,带我学弟来吃个饭。”
      朱小琴之前听宣晓光说,这家人的大女儿在隔壁沽口的厂上班,小女儿下乡了,朱小琴跟他家小闺女年纪差不多大,
      所以王叔王婶看到她们这个年纪的小姑娘就会特别客气。
      他们可能想着,自己对别人家姑娘客气,说不定别人也能对自己姑娘客气一点。
      很朴素的价值观。
      虽然大部分时候这些做法只能安慰他们自己,
      但是这也是他们朴素的爱的体现。
      “王婶,今天有什么菜啊?”
      现在在这种私人家里吃饭可没办法点菜,都是他们有什么,点什么。
      “你来的早,中午刚捞了几条鱼回来,做个清蒸鱼吧,还有些面条,刚擀的。”
      朱小琴回头问了彭越安一句,“你有什么忌口的吗?”
      彭越安赶紧摇了摇头,“我不忌口,就是辣吃的少。”
      “那王叔王婶,来条清蒸鱼吧,再来两碗菜汤面,加菠菜油豆腐。”
      “好的,好的,你们先里面坐着。”
      点好了吃的,两人就坐下了。
      院子两边盖的三间小房子是像包厢一样,一般五六个人的时候才会用上。
      他们这种的就是中间的屋子里,里面放了三张桌子。
      因为现在才三点多,不早不晚的,所以只有他们两个人。
      这种情况说话才能不担心。
      一坐下,朱小琴就开始问他地震相关的一些事情了。
      彭越安其实后来的事有些迷迷糊糊了,他主要只记得之前发生的事。
      “学姐,你的书写的真好,我那天是陪我朋友逛鱼市的时候听摊子上的人说的,说一群群的鸟跟疯了一样往船上撞,一下子就跟你书里的情景对上了。”
      彭越安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情景,都还是有些后怕。
     &

第242章 老乡家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