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六十三章 灞上送别[1/2页]

大晋狂人 旅团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冯雁没想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家,竟是秦国天王苻坚赐予的。
      在晋国所作的努力远比秦国要多,但是毛也没得到过!反观秦国待自己倒是不薄。
      此间宅院前有照碑、旗楼、梢楼等建筑,四个院落分主宾客幼,用于主人及子嗣、客人、长辈等居住,其中每个院落相当于四合院,同样可以住四户人家。
      也就是说,每个院落四面皆是三开间的房子,严格意义上讲,一个院落有十二间屋子,整个宅院有四十八间屋子!这还不包括仆役居住的杂间。
      每间院落之间有木门相连,院墙上更开有石窗,分别有扇形、圆形、方形、菱形等样式,随着脚步移动透过石窗可看见相邻院落花草树木,可谓一步一景也。
      另外,宅院中有多处花圃、假山、鱼池等,绝对的湖景洋房、水景园林、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豪宅。
      冯雁兜了一圈哈哈笑道:
      “阔绰,阔绰啊!本家主决定,每晚睡在不同的房间,每两个月轮换一次!”
      老仆看着冯雁的表情不禁摇头好笑。
      冯雁进到主院上首处北间的屋子,只见里面有不少床榻、桌椅、铜盆、木架等摆设,其中一个柏木打制的衣柜中还放置有被褥和几件长衫、官府。
      看来天王苻坚的心思真是细腻,连铺盖都准备好了。
      看着颇为眼熟的家居,冯雁不禁感慨,“晋隆”商铺所售之昂贵家私也在这里,看来花费不少。
      柏木有香味可以入药,柏子可以安神补心。冯雁躺在床上闻着那泌人心脾的幽香渐渐进入了梦乡。
      参与修路的人实在太多了,可能是因为秦国碰上了饥荒年,人人都想为了三餐而付出劳动。
      数十日的时间,道路主工程基本结束了,这也得益于前些年苻坚与王猛的施政举措,当然也因为原来的道路本就不错,冯雁只是命人加宽了而已。修路所耗材料及时间主要用在了几条新开辟的道路。
      民以食为天,为了方面灌溉,原先的道路与新开辟的道路两侧均挖有沟渠以利于农民浇地。土豆种植了一季,距离大面积耕种还需一些时日,冯雁打算在泾阳县种植蔬菜瓜果。
      长安为都城,人口密集且达官贵人较多,自然需要很多瓜果蔬菜,泾阳县水系发达很便于种植。
      另外泾阳县北侧有不少荒地,冯雁命曹典史劝导山民开辟荒地种植水稻。泾阳县不仅有山水还有众多河流,在夏季种植水稻很合适。
      稻的生长非常快,最快三到四个月,就能从发芽、开花、完成结实的过成。稻的种子在伸出幼芽的时间仅需两三天,幼芽抽出第一片叶子,又只需要三天,因此在气候温和的地区,一年可种三期稻。农人选稻种时,多会将其泡在水中,轻而浮起的稻种会被淘汰,剩下来的就会培育成稻苗。
      能利用的土地,冯雁绝不想浪费半分,先解决了全县吃食的问题,才能作下一步打算。
      从自己的豪宅出来后,冯雁在县衙开了一次会议,将上述思想贯彻给一众官吏,并命令众人尽快落实。有了毛县丞的前车之鉴,众官吏不敢怠慢,领命后奔波于各乡镇开始忙碌。
      正在忙碌时,朝廷派宣官来到了县衙,通知冯雁次日前往长安城东侧之青城门聚集,宣官言之与天王相送苻丕等人。
      冯雁与朱序交谈过知道又是要迁徙了。
      次日辰时,冯雁依令前往青城门,远远看去,只见城门处人山人海,不仅有大小官员在此,更有万余百姓聚集此处。
      一辆辆大型马车停在路边,一眼望不到头。
      百姓们拖家带口,携带着厚重的包袱依次排队上车,也有不少百姓赶着自家的骡马跟在车队后面。
      有的百姓神情忧伤、有的哽咽哭泣、有的正与家人告别。
      此刻一名官员站在一处高地正不断劝勉着众百姓。
      “诸位乡亲,关中地区人群密集,其他地域则人员稀薄,我氐族族人需迁移至各地以耕种荒凉的土地,各处已发放了诸多农具并配有宅院,大家迁移后土地增加,生活会更加富足……”
      这名官员虽然不断喊着,但听着寥寥,大多还在伤心地哭泣声中互相告别。
      迁徙的百姓中以青壮年为多并有孩童相随左右,而送别的人多以年老者居多,显然是分家另立门户单过,他们的父兄仍然留在了本地。在这个交通极其落后的年代,这种分别真可谓生离死别。
      恸哭之声异常凄婉,众人观之皆有感触,不忍直视。
      冯雁感叹一声走进了官员的队伍,众官员看着这种场面一个个神情肃穆,不苟言笑,时而互相低语几句。
      官员中,冯雁认识度支尚书朱序、尚书左仆射权翼、秘书侍郎赵整、秘书监朱彤、骁骑将军吕光、太常韦逞、尚书慕容?ァ⒕┱滓?饺荽沟龋?碛胁簧偃嗽诔?蒙霞???缢就匠な飞曦贰⒅惺榱钔跤恪⑻?坊坪琛⒏咤觯?ぐ擦钚灬浴②梢榇蠓蚺嵩?浴⑸惺檎郧ā⒗钊幔?泼攀汤晌せ?⒎畛刀嘉净矢φ妫?饴矶嘉纠詈椤⑻?妨钫琶稀⑸惺槔煞庠#?蕹选⒎靠酢⒀笊妗⒀粞?取
      对这些官员的职责,冯雁嫌弃太乱并未做过多了解,只知道京兆尹相当于首都市长;长安令相当于皇宫所在的城区区长;左右仆射自然是大臣;尚书乃一部之长;黄门侍郎顾名思义是皇帝的左右侍从;中书令是中书省的长官,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有时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封事”;太史令掌编写史书和天文历法。至于别的官职,冯雁没问过也没兴趣问。
      人群中,自然也有带队前行的老熟人石越、苻丕等人。
      除了出行与送行的人员,还有不少围观的人群。
      头上扎着众多小辫的是鲜卑人;中间秃顶两边留有短发的髡头人是乌桓人;裹黑头巾的是羌人;头上爱扎羽毛的是氐族人;高鼻卷发是羯族人……
      放眼望去,冯雁觉得外族人竟比氐族人、汉人要多。
      随着人群前行,马车队伍浩浩荡荡向东驶去,众官员与苻坚都跟随左右。
      天王苻坚这次没有乘坐龙辇,而是骑马而行,身边跟着百名宫内禁军羽林郎,众官员跟在苻坚身后,同样骑马陪同。
      不少氐族百姓舍不得亲人离去,也陪伴左右。
      冯雁作为官阶最低的小县令,很自觉的骑行在最后。
      吕光早已看到冯雁,笑着招了招手,冯雁催动马匹凑了过去。
      “贤弟,一向可好?”吕光笑问道。
      冯雁拱了拱手笑着回道:
      “兄长,最近小弟忙的很啊!修路、引渠、农事、开荒等无一不是累人的事情。”
      “哈哈,能者多劳么。以贤弟的才干定能做出一番大事来。”
      “多谢兄长夸奖。我那几个弟兄在兄长军中可好?”冯雁上次派荣良、杨申、裴方明、刘同等人去往吕光的

第二百六十三章 灞上送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