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本奏书都没有?[1/2页]

大明:天天死谏,永乐被我气哭了! 酸菜鱼椰子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次日。
      西苑之内。
      嘉靖坐于蒲台上,浅浅的阳光落在他的身上。
      良久之后,才见他睁开双眼,目光落在陈洪之上
      “今日有多少人上奏啊?”
      陈洪愣了片刻,连忙回应道
      “陛下,今日……朝中无一人在上奏海禁之事。”
      听到这里,嘉靖瞬间僵在了原地,不可置信地盯着他追问道
      “你说什么?!”
      陈洪垂着脑袋,提高了几分音量
      “陛下,今日朝中无人上奏。”
      看着面前的这张嘉靖老脸,瞬间变得阴沉起来。
      “朕还以为,大明王朝能有几个正人君子呢。”
      “现在倒是看明白了,朝廷已经是乌烟瘴气的一团。而这些人,早已在那浑浊的气氛中融为一体!”
      看着一股怒气上头的佳境,陈洪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他不是一直都想要解开海禁吗?
      如今那些大臣们也不再出言阻挠,正好如愿以偿?
      为何嘉靖看着还是不满意?
      如果要说此时的智慧,那大概和朱祁镇差不多。
      聊天群内的朱祁镇,看着脸色不对的嘉靖,也忍不住浮现了一抹疑惑,下意识的开口询问道
      “祖爷爷,太爷爷,这是什么意思呀?”
      “那些百官对开海之势不为所动,不就已经达到咱们的目的了吗?也算是好事一件。”
      “为何他还……那副样子?”
      看着他那一脸疑虑的样子。
      这可不是装的,是真的傻的纯粹而天真!
      朱元璋揉了揉太阳穴,颇为无奈的训斥道
      “你小子到底还是不是他的祖宗了?”
      “就你这天生缺一根筋的大脑,怎么会有如此聪慧的后代?”
      朱祁镇抿了抿嘴唇,委屈的不知如何作答。
      还是旁边的朱棣有些于心不忍。
      主要还是念着自己那个好圣孙朱瞻基。
      乘着爱屋及乌的思想。
      他对朱祁镇看似严格,实际上还是颇为照顾的。
      “你这孩子呀,你稍微动动脑子也能想明白。”
      “皇帝将这些百官的饭碗砸了,可原本还闹得沸沸扬扬的满朝士大夫,却忽然间无动于衷,你觉得这合情合理吗?”
      朱祁镇当即拍案而起
      “这肯定不合理呀!”
      “莫非他们又在谋划着什么事情!”
      朱祁镇一副董哥的样子。
      朱棣却继续问道
      “那与你之间,朝廷一夜之间忽然安静,甚至连一个上奏的都没有,这说明什么?”
      朱祁镇傻愣在原地。
      若有所思片刻,忽而恍然大悟道
      “说明这些朝廷的清流已然自成一党,沆瀣一气了!”
      能够得出这个结论,也说明他这十多年的皇帝没白做。
      朱棣点了点头,而后又长叹了一口气。
      “只怕以现在的局面,已经不是自成一党,这么简单了。”
      “满朝文武上下,恐怕已经达成了各体同心的状态。”
      “而你再往深处想想,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保持下去,君臣互相消耗,他们想要的结果又是什么?”
      听到这里。
      朱祁镇脑子转得飞快,忽而眼前一亮
      “难道,他们是在等着孩子驾崩吗!”
      “所以现在就算是圣旨一下,这些人也会置若罔闻,一直固执的拖下去。”
      “就跟太祖年间,黄子澄与建文帝等着削藩,太爷爷等着起兵靖难一样!”
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本奏书都没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