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侯国强道:“从丑国取来这些样本十分不容易,接下来各位的实验目标,就只有这八根样品,所以希望每个实验都设计的足够严谨。”
      所有人都沉重的点了点头。
      这些样品,你要是说少了吧,这些东西多了直接就带来末日了。
      可你要是说多了吧,这么多要验证的项目,这八支试剂就算是省吃俭用也不清楚够不够用。
      “我建议,首先先验证一下我们研发的重冰试剂是否对这些污染源有用处。”
      所有院士都没有异议。
      于是,一位院士取走一支试剂,然后放入超低温冰箱中。
      没过多久,当这支试剂被重新取出来的时候,在底部已经有了很多碎屑状的沉冰。
      所有院士也是首次亲眼看到这样的水体,神色都十分意外。
      接着,等到沉冰恒温融化之后。
      将事先研究出来的试剂按照研制时计算的配比,滴入试管中五克。
      充分搅匀之后,透明的试剂和重氢污染水体融为一体,与寻常的水体别无二致。
      试剂作用原理很简单,理化性质为无色无味无毒易溶于水,作用效果为增加液态水密度,且沸点和凝固点远低于水。
      这样就能保证当温度达到零度时,表面液态水凝固,而溶解了试剂的液态水密度再一步加大,从而导致重冰得以浮在液体表面。
      当食用时,通过蒸馏,这些试剂可以在水沸腾之前蒸发出去,从而保证沸腾之后的水,依旧和寻常的沸水一模一样。
      顾知秋了解了中科院的这个解决办法后,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
      这个方法看上去是个“笨”方法。
      但在完全不知道重氢污染水源到底是什么特性之前,这样的方法无疑是最万无一失的。
      因为加入了这个试剂之后,水的密度达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哪怕是重水凝固后的冰块也无法沉下去。
      当然,如果重氢水凝固后的密度比重水结冰还要大的话,也不是没办法解决——多加点试剂,进一步增大液态水的密度就可以。
      看上去是一种傻瓜式的破解手段,但却是是最有用也最直接的办法了。
      重氢水……当然严谨应该来说是混合物,毕竟现在这试管里的水,已经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早已经不是单纯的水了。
      这个小姑娘,不对,这个混合物放进超低温冰箱后。
      隔了一段时间重新取出。
      所有院士目光紧张的盯着那瓶试剂,接着,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成功了!
      冰没有沉下去。
      这个试剂的添加比例是按照重氢的密度来计算的,试验成功,就意味着重氢凝固之后的密度,是小于或者等于重水凝固之后的密度。
      当然,这个试剂价格不菲,他们需要精准的测试出重氢冰体的密度,以此来计算出最低的试剂极限比例。
      于是,他们逐渐的减少试剂的克数。
      五克,成功。
      四克,成功。
      三克,……
      一克,也成功了。
      实验到这儿,所有院士的脸上都开始不淡定了。

第236章 重氢实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