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计也就这一两个小时了。”
      除了少部分院士正在处理手头的几十份试卷之外,其他的院士都在会议大厅内等候。
      虽然他们知道侯老这么做只是为了给这些大学足够的尊重,但每个人也没有一丁点儿的不耐烦。
      时间一分一秒的推移着,直到一个小时之后,杨老这才带着剩余的所有院士入场。
      这就意味着所有试卷全部处理完毕。
      侯国强看向杨老,问道:“不理想吗?”
      杨老手里拿着一份试卷:“这一份还不错,算是合格了,”
      所有院士都毫不意外。
      c9院校的一大批论文,脱颖而出的也就只有八篇。
      而其中你说完全合格吗?也不见得,有几篇和克里的论文相差许多,其中最好的论文水平,也就是高分子材料那篇论文的水准。
      之所以给,无非是给c9这些高校一些面子。
      不至于挂个光头,传出去太不好听。
      所以连c9就是这样的情况,那其他高校就更不必多说了。
      顾知秋的要求,说到底还是太高了。
      助手把杨老手中的试卷接了过来,送给了侯国强。
      侯国强翻看了几眼,把试卷递给了前排落座的顾知秋:“确实还不错,知秋,你看看。”
      顾知秋接过试卷,先简单看了一下课题。
      是医学生关于人体内环境的相关课题,尝试通过改变菌落、水源来对疾病进行防御和治疗,以及对中医的深层逻辑进行探索。
      无论是专业成绩还是课题,都能够看出来这位年轻人在医学上的造诣不俗。
      但更深层次的东西,顾知秋就看不出来了。
      在简单预览过后,将试卷转交给中科院医学与健康研究所院士郭宗正老先生进行评判。
      所幸的是他们的眼光不算太差。
      郭宗正老院士看过之后,提出了很多更具专业性的建议。
      中医的系统化,是无数老中医绕不过去的伤疤。
      从上个世纪,中医被排除在现代医学之外开始,到二十世纪中后半段的一系列运动,导致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医一蹶不振。
      虽然近几年提出重振中医的说法,但被遗忘的太久了之后,想要再捡起来,谈何容易。
      中医的没落经历了两代人,在现代科学的影响下,光是自身的中医都屈指可数,而能够用现代科学来解释中医的,更是寥寥无几。
      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
      科技、金融的话语权被西方世界掌控,经济的飞速发展,让务虚精神占据了主导地位。
      就好像评判一个国家的强弱,不在以钢产量、粮食产量来比较,而是用gdp。
      写中医的论文,根本进不了sci,想要评级,想要往上爬,就只能写西医。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能够扎根中医和农业专业的学生,都是勇士。
      “通过。”顾知秋做了个决定。
      一方面提振中医适合华夏的政策,一方面这样的中医人才,确实不可多得。
      不过是否能够通过,也不仅仅是看这一张试卷,后面还有更严峻的考验。
      侯老把十二份试卷汇总之后,便开始进入第二个流程。

第289章 人才辈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