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9章 诸葛亮论天下大势[2/2页]

三国开局吊打关二爷 谁共千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唯独益州,此处险塞重重,沃野千里,昔年高祖借此成就帝业。”
      “今益州牧刘焉老迈濒死,其子刘璋暗弱,虽然民殷国富,却无进取之心,且受汉中张鲁觊觎,蜀中智者都希望有明主驾临。”
      “玄德公可择时前往依附,暗里结交开明之士,待时机成熟,便可借讨伐汉中张鲁之机巧夺兵权。”
      “若能得益州和汉中,便可构建争夺天下之根基。”
      “到时玄德公内修政理,西和诸戎,南抚彝、越,便可先取雍凉,成吞天大势。”
      “等到天下有变,玄德公便可东取荆州,南下中原。”
      “如此一来,大业可成,汉室可兴,天下苍生可救矣!”
      诸葛亮妙语连珠,说得刘备一阵失神,等刘备反应过来时,眼中已是异彩连连。
      刘备朝思暮想的便是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益州被誉为‘天府之国,高祖刘邦又在那里龙兴,刘备对它可是眼热得紧。
      就在刘备本能地想要表达心中激荡心情时,却陡然想到了什么,脸上立马露出为难的神色:“卧龙先生大才,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
      “只是,益州刘焉与我同为汉室宗亲,我如果谋夺他的基业,只怕要遭天下人指责。”
      “如此,岂不是失了人心?”
      诸葛亮听了后,心中暗想刘备果然是仁义之主,但刘备似乎少了些‘狠辣与果决。
      于是,诸葛亮又是劝道:“玄德公,益州本就是汉室皇土,刘焉能得,玄德公亦可取。”
      “以刘焉、刘璋父子不思进取的本性,莫说对抗华雄、袁绍、曹操这样的强力诸侯,就连汉中张鲁的觊觎都无力抗拒。”
      “如此一来,与其让益州落入外姓之人,不如玄德公取之!”
      刘备心头大动,但为了维持仁义形象,他还是故作淡定地回道:“多谢卧龙先生教诲!”
      刘备这个举动让诸葛亮更加满意,在他看来,刘备既有仁义之心,又不迂腐,实在是绝佳明主。
      刘备将诸葛亮的表情变化看在眼里,顺势说道:“还请卧龙先生出山相助,我必将恭听卧龙先生教诲,绝不相负!”
      诸葛亮没有再推辞,起身向刘备行礼道:“主公心怀百姓,实乃仁义之主,我愿效犬马之劳!”
      刘备招揽诸葛亮的第二天,便带着大军继续赶往郯城,赶路期间,刘备向诸葛亮问策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局势。
      诸葛亮稍作思量后,给出建议道:“主公此番前往徐州,当随机应变,助弱对强,广传名声。”
      刘备对此深以为然:“诸葛军师所言有理,就按诸葛军师说的办!”
      徐州郯城,此时碧空万里,残阳似血,东南风不停地吹着。
      焦黑残破的城墙外,连营如锁,兵锋如蚁。
      赤线与黑线交接融合成漫长弧度,在平野上扩展开来,围绕着一个个巨大的营寨,勾勒出一片浩大的战场。

第229章 诸葛亮论天下大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