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2章 昔年怀壮气24[1/2页]

快穿:从入门到精通 热心市民周女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慕容煜年非常不想和皇后见面,他想皇后也不乐意见他。
      他的生母生下他后没几年就撒手人寰,皇后是父皇特地为他挑选的养母,无子,身份高贵。
      成为她的儿子,慕容煜年享受到的好处和便利是其他皇子公主想象不到的,他的太子身份就是明晃晃的证明。
      慕容煜年感激他的父皇,但和皇后感情很淡。
      这并非是因为他挂念逝去的生母。生身母亲去世时他才多大?母亲的模样都不清楚何谈感情?
      慕容煜年大概四五岁的时候,刚刚懂事,所有人都不避讳他生母另有其人的真相。
      当然,也没什么可避讳的,毕竟这件事人尽皆知。
      父皇常常把他抱在膝上,怀念地讲述他和母妃的过往,要求他不要忘记自己的生母。
      皇后很少亲近他,但也不曾虐待他。
      吃穿用度自有别人帮他安排好,皇后名义上担了个母亲的头衔,实际不会过问他的一切事务。
      慕容煜年那时正是渴望亲情的年纪,他做了至今回想起来还觉得很可笑的事,他去讨好皇后,希望她能给予自己母爱。
      皇后吃了一惊,随后转过脸去,让一边替她打扇的小宫女领他出去玩。
      她情绪掩饰得不错,但慕容煜年还是看见了皇后眼里稍纵即逝的冰冷和厌恶。
      后来年纪增长,慕容煜年渐渐明白了妃子和皇后之间不愉快的关系,也明白了皇后对他的不喜从何而来。
      皇室子弟富有四海,但他想他这辈子都不可能拥有母爱了。
      他和皇后形同陌路地相处着,时不时在众人面前上演一出母慈子孝的戏码。
      慕容煜年始终忘不了幼时皇后的眼神,他的内心抵触与皇后的每一次相见。
      可父皇的话又不能不听……
      慕容煜年为难之际,太子妃端着解酒汤过来了。
      边喝汤,慕容煜年边将事情说给太子妃听。
      太子妃当即善解人意地道:“殿下可是担心与母后许久未见,生分了?那就让臣妾陪殿下一起去吧。”
      慕容煜年皱着眉点头,“也好。”
      他这太子妃温顺听话,对他体贴入微,唯一的缺点就是家世不高,仅仅只是一个从四品大臣的女儿。
      父皇下旨将人许配给他,慕容煜年不大满意,父皇却语重心长地说是为了他好。
      两人成亲后,太子妃事事以他为先,又管不了他纳妃纳妾,这种日子舒坦至极。
      但凡事有利有弊。
      低门小户,也就意味着不能为他提供太大的帮助,以后坐上皇位,很多事都要他孤军奋战,指望太子妃娘家是指望不上的。
      带她出去见人也有些丢脸。
      慕容煜年总觉得自己的太子妃身份低微,身上有股小家子气。
      一群豪门贵妇世家小姐聚会,谈论的东西太子妃也不懂,还要东宫里的侍女小声提示她。
      久而久之,慕容煜年就不大情愿和她一起出现在各种场合了。
      这次去拜见皇后,慕容煜年其实不怎么想带上太子妃,但侧妃和其他人的身份也不合适,如果不和她一道去,到时自己就要一个人面对皇后。
      慕容煜年把一碗解酒汤喝尽,太子妃赶紧将空碗放到托盘上,知会了一声下去了。
      她知道夫君看轻自己,更喜欢去两个侧妃那边。
      但他们家也从来没有妄想过太子妃高位啊。
      父亲一介文臣,为人耿直,不善言辞,所以做官多年,仕途只能止步于从四品官阶。
      她自己没有什么非君不嫁的倾心之人,家人和她商量婚事,对于父母相中的一个京中举子,她持无可无不可的态度。
      大部分大安女子的一生不都是这样吗?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贤妻良母,相夫教子。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也没什么让人批评的地方。
      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从活着到死去,无波无澜,无大事发生。
      这是无数大安女子的生命历程,也会成为她的。
  &

第102章 昔年怀壮气2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