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章 出门在外,打得赢就干掉,打不赢就跑[1/2页]

我的朋友都在做海贼 数字老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生活中,有人给予帮助,那是幸运,没人给予帮助,那是命运。
      所以亚谢里德觉得自己很幸运。
      兄恭弟友,就特别值得一赞。
      那就很麻烦。
      只能继续飞了。
      这是一艘中规中矩的商船,船是单桅船,货物也都是比较寻常的东西,在伟大航道,这种海商是维持各个岛屿间物资流通的主力。
      任何群体都不能以脸谱化的刻板印象去对待,对于这一点,亚谢里德老早前就明白。
      海上的商人的确未必都是好人,而评判的标准就很简单,看他们的持枪率,正经商人给船上装备武器,不是为了战斗,而是为了恐吓劫掠者。
      对本土海贼来说,抢这种船他们也得不到什么满意的战利品,如果不是正好什么都缺且对方也没有抵抗,那多半会放他们一马,象征性的取走一些船上可用的耗材、淡水和食物也就完事了,毕竟他们的家乡需要这些商船。
      绝大多数海贼都不是什么厌世的独行侠,更不是无法控制情绪的心理疾病患者,大多数人都与自己出身的群体联系紧密,并且期待着某一天能够返回该群体,享受自己的战利品,海贼只是职业而非生活方式。
      作为“贵宾”,亚谢里德却之不恭的得到了最好的房间——船长室,有床睡,没事的时候能看着天花板思考。
      当然,大部分时间他还是花在了对能力的锻炼上,只可惜这艘船上没有趁手的剑。
      自船长以下,这艘船的人对他都很恭敬,一方面自然是因为武力上的威慑,另一方面,估计也是打着大家互相帮忙的念头。
      行叭,这不过分。
      但该有的戒备心还是要有的。
      英雄死于宵小之手的事情不要太多,何况他连英雄都不是。
      过了一个星期,亚谢里德搭载的这艘船终于驶入了一座港口。
      这座岛,堂吉诃德船团曾在此路过,并进行了补给,当时他们将港口团团围住,补给的方式是打劫出港船只为主,征用为辅。
      所以说反社会分子就是麻烦,喜欢找事,也难怪海军说来就来。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亚谢里德就可以和这艘船好心分手了,但船长似乎是个一言九鼎的男子汉,他非要请亚谢里德吃饭。
      跑得急,身上没带太多现金,算是囊中羞涩,亚谢里德就只能不负盛情了。
      这是个小岛,就城镇的规模而言,尚不如伊塞拉,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还是都有。
      这位船长的名字叫做罗宾汉。
      没听错,他真叫这个名,不过他不是侠盗,是专门跑船的。
      跟着熟门熟路的罗宾汉,亚谢里德走进一家酒馆。
      酒馆中人满为患,亚谢里德和罗宾汉找了一个地方坐下,点了酒水食物,然后一边吃喝一边开始瞎聊。
      从罗宾汉的口中以及旁人的说话内容,亚谢里德大概了解了这个岛的情况。
      老实说,打劫这个地方,堂吉诃德船团干得是真不地道,得罪同行了。
      这座岛有丰富的淡水和充足的牛、家禽、水果和大米等资源,而且是完全开放的,是个欢迎海贼融入的社会。
      这里的官员和商人们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将世界政府打击海贼的法律都抛到一边,本地的许多富人都有做海贼的经历,而没有人认为这种行为可鄙,反而将他们看作家乡的杰出成员,因为正是这些人帮助大家在伟大航道的艰难环境中生存甚至兴旺起来。
      官员们也将熟识的海贼通通纳入到“私掠者”的行列,并愿意为他们提供证明,使他们的行为合法化,至于这里面是不是有需要保护的秘密,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在这样“令人动心”的环境下,许多外来人将这里作为检修船只、卸载货物、分配战利品及为接下来的航行补充储备的地方,而对于那些打算在岛上多待一段时间的人来说,这里也实际上成了他们家乡之外的另一个家。
      这些好心人们还建造了一个小堡垒用于保护港口,虽然这一设施在面对堂吉诃德船团时没有发挥作用,但不妨碍当地人仍旧认为这是一项重大善举,对好心人们所提供的保护也心怀感激。
      酒馆则是好心人们经常流连忘返的地方。
      他们大量饮酒、吹牛和与当地女子发生亲密行为,赌博也是最受欢迎的消遣之一,为此斗殴也就是常见的事情了。
      亚谢里德对这种嘈杂环境算是司空见惯,他安然的享受新鲜的食物和酒水,任何一个过来敬酒的人他也可以应对得很“得体”。
     &nb

第四十章 出门在外,打得赢就干掉,打不赢就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