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师丰富的人生社会经验教诲,每一句都印在了牛威脑海中。六年中学时间,师生两人如父如子,如兄如弟。“谢谢老师的鼓励,谢谢老师的教诲。”一大一小,一老一少,两双手紧紧的握在一起。
“等你在外面做出好成绩,做出大事业,功成名就还乡回来时,我们再一起吃清水面庆祝。”曾老师笑着说完,转身走出屋门,打开二八大杠单车撑脚,朝牛威笑着挥挥手,“好好干。”
一说到清水面,牛威就想起,那是曾老师和他两人之间的秘密。
牛威每个月生活费很少,经常挨饿,曾老师工资也不高,过的也十分拮据,就经常在下午晚餐时间,师生二人就在曾老师的办公室后面,用煤油炉煮上一小锅面条。
没肉没辣椒没油没味精,什么都没有,就清水里放了点盐。两人竟也吃的“哧溜”直响,曾老师还给这面取了个名字,美名其曰,“清水面”。
相聚时难别亦难,牛威和当了他6年班主任的曾老师,就此匆匆别过。
傍晚时分,刘翠花背着一竹筐新鲜萝卜回来了,没一会,牛丽也骑着那辆“咣铛咣铛”直响的二八大杠回来了,牛威两兄妹把萝卜洗净切好入锅,刘翠花从放砧板的桌子底下抽屉里,摸出一块不知炖过多少次的猪扇骨,洗好放入锅里,一起炖了,也算是给萝卜汤放猪油了。
也还别说,刚从地里拔回来的新鲜萝卜,格外的甜津,三人吃的津津有味,比过年时大年三十,吃猪脑袋肉还带劲。
“我明天去院子打听一下,看有哪个一起出去打工的么,到时威仔你跟人家一起出去。”刘翠花边吃边说,终究是不放心自己的孩子。
牛威虽说长的高高大大,但第一次出远门,一点社会经验都没有,怕他在外面吃亏,如果能找个伴带下去好一点。
刘翠花听院子外出打工的人回来说,外面不是太好,有很多漂亮的年轻女孩子去打工,经常联系不上的。很多年轻的像牛威这样的男孩子,也有好多年过年都没归屋的。
儿行千里母担忧,一母肚里十个儿啊。
“妈,这你就不用担心了,我哥壮的像一头牛,一拳能摧倒一堵墙,我哥他会点武功,不欺负别人,都不错了。”牛丽端着饭碗,贫嘴道。
“呵呵,还是我妹懂我,妈,你就不用担心了。”牛威笑了,牛威身高1米75,体重140斤,在北方可能不算啥,在南方确实算是壮实高大的,何况牛威长的斯文标致,一表人才。
在学校都是很多女生心仪的对象,经常有事没事给他吃的,要不就牛威那点生活费,只怕早饿到西天去取经去了。
“你就说你哥,你看自己,细的像电线杆一样,一阵风就能刮倒。”刘翠花数落着自己女儿。
“我咱电线杆了,我1米65,体重100斤,”牛丽哼了一句,“我这可是模特的标准身材。”
“真会臭美,”牛威刮着牛丽的鼻子,然后以教训的口吻说道,“我出去以后,可得在家听妈的话,咱家穷是穷了点,但要穷的有骨气。”
末了,牛威想起了某件事,又问牛丽道,“你们学校门口小卖铺那伙人,没再骚扰你了吧。”
“切,那几个人渣
第0002章 一根鱼杆十斤猪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