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百二十二章 私事很多[1/2页]

大明小学生 随轻风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九月中旬时,秦德威一行沿着运河抵达了通州。还是老惯例,休息一晚后,弃舟登车。
      被派了打前站的马二又从京城出来,到通州迎接秦德威,在路上禀报着关键信息说:
      “李小娘子那家人已经随着辽东班军,到了京师,他们如今正住在西跨院。”
      秦德威叹口气,人多了也是麻烦,如果李小娘子还没到京师,可以先把王怜卿安置在西跨院。
      可李小娘子一家人既然已经先占了,那只能另外找地方安置王怜卿。
      如果不想搬家,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东边隔壁宅子买下来安置王怜卿,然后打通了。
      咦,好像也有个穿越者这么干过,好像还动用了大学士去“说服”对方卖房。
      京城居,大不易啊,尤其是高档坊区的。
      马二由衷的感慨说:“小的总算明白,为什么老爷在南京不肯收留柳月姑娘了。”
      就目前这状况,再多一个女人,只怕小秦老爷要疯。也幸亏顾娘子这次没过来,不然更疯。
      由此马二得到一个人生经验:如果想收很多女人的话,不要找太出色的,不然哪个也不能委屈,就很难安顿了。
      可惜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条经验或许没什么卵用。
      秦德威一边发愁,一边吩咐道:“那你就速速先去城里,告诉陶道长,借他地方用一下!”
      显灵宫那边地方不小,也有独立院落客房,距离家里又近,秦德威就打算让王怜卿暂住那里。
      这种事并不奇怪,这时代借宿宫庙寺观的情况太常见了。
      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马二得了命令,又回城去提前布置。
      等进了京城,秦德威就暂时无法分身了,他作为使节要先去销了公事。
      所以只能先让王大、马二两人负责安顿王怜卿,以及带来的钱庄业务骨干。
      再回到家里后,秦德威拜见完父母,又回了自己屋里。
      他一边与徐妙璇说着家里的事情,一边想着各种需要处理的问题。
      冷不丁的听到徐妙璇问了句:“京师好,还是南京好?”
      秦德威虽然长途跋涉后身体累,脑子还是很清醒的,完美的答道:“你在的地方最好!”
      看了看日头,今天还有点时间,秦德威又往外走:“我再出去一下。”
      徐妙璇连忙拉住丈夫问道:“你还去哪里?”
      秦德威说:“我去找陶道长问点事情!”
      徐妙璇叹道:“你这就是不问苍生问鬼神,回来后居然先去找陶老道。
      还是说,有的人就那么好,叫你一刻也放不下?”
      秦德威发誓说:“你别瞎想,谁也没有你好!我真有正事找陶道长!千真万确,不然你跟我一起去?”
      徐妙璇松开了夫君说:“好了好了,我正好先洗个澡,你早去早回!”
      秦德威到了显灵宫,既没有去客房,也没有去偏院,真的直奔后殿去见陶老道。
      陶仲文很诧异,你秦德威回京师,先来见他这个老道作甚?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陶仲文都排不到前面啊。
      秦德威没管那么多,问东问西的与陶老道密谈了一番,才彻底放了心。
      有些事情,就怕被蝴蝶效应整没了,不问问不放心。
      把家里是事情略略过了一遍后,及到次日,秦德威去了翰林院报道,表示已经出差回来了。
      状元厅里,两个同年庶吉士赵贞吉和许谷正在埋头苦干。
      毕竟奉命修订《皇明宝训》的是秦德威,所以大量相关资料都堆放在状元厅。
      他们这两个被秦德威忽悠来当苦力的,也就只能来这里工作了。
      秦德威踱步进来后,随口问道:“这几个月过去,你们整理的如何了?”
      许谷答道:“高皇帝宝训预计十五卷,已经修订完八卷,约摸十万字。”
      秦德威点点头,“甚好!将草稿给我,等我回了家审阅录写。”
      好久没见,自然也是要聊聊天的,秦德威坐下后,又问道:“这几个月,朝中情况如何?”
      赵贞吉和许谷都很意外,没想到秦德威会问这个。
      在他们认知里,秦德威认识那么多大佬,如果想了解近期朝廷情况,何必问他们两个还在翰林院学习的新人。
      但对秦德威来说,那些大佬人物利益牵扯太多,说出来的话往往不够客观。
      而赵、许这样在翰林院埋头学习的新人,还没有被彻底污染,说话更客观可信点。
      还是许谷答道:“近来朝局平稳,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这并不是许谷迟钝或者不敏锐,确实从嘉靖十五年到嘉靖十七年之间,是嘉靖朝难得的一段平稳期。
      秦德威又追问道:“有没有大人物之间发生争执?”
      在平稳的局面,也免不了会有这种事,多掌握点信息不是坏处。
      许谷继续答道:“前两月夏阁老和顾阁老争了几回,不过已经平息了。”
      结果不言而喻,肯定是夏师傅强势,顾鼎臣弱势。
      但赵贞吉想起什么,说了件其它事情:“听说最近王浚川公与武定侯有争端,与你似乎还有点关系。”
      王浚川公当然是王廷相,提督京营大臣,武定侯就是第一武臣郭勋,提督京营总兵官。
      王廷相怎么与郭勋打起来了?秦德威疑惑的说:“与我有什么关系?我这几个月都不在京师!”
      赵贞吉补充说:“为的是督造火器的事情,自从你那新式火炮试制成功后,朝廷下令大批制造,第一批预计是三千件。
      这差事自然是由军器局承应,原本应由工部和王老大人共同督造,但武定侯郭勋联合了兵部,要抢这个督造新式火器的的职责。”
      秦德威听了后,只觉得这个郭勋真是蛋疼,简直没事找事。
      你一个武勋得了皇帝恩宠后,不去安享富贵,招惹文臣干什么?
      仗着当红就与文臣抢食吃,几年后你不死谁死?
      秦德威一边想着,一边撇清说:“我只管研发火器,没参与过这大批量制造的事情。
      所以王前辈与郭勋的争端,其实与我关系不大。你们要搞清楚,王前辈是王前辈,我是我,不要混为一谈。”
      秦德威这样说,倒不是对王廷

第五百二十二章 私事很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