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章 身在庄子心不孤(第一更)[1/2页]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易弟,听十声响动,一文钱摔没,怎还会利民。”李成器负责捧哏。
      “宋德。”李易喊管事。
      “东主。”惦记着十头新牛的管事心里正美着呢。
      “明日招工,庄子提供纸炮和纸,叫城中人和泥做摔炮,五十个给一文工钱。”
      李易对宋德吩咐。
      “知道了东主。”宋德答。
      转过头,李易对老头说:“这便是利民。”
      “雇人给钱?”老头一时间转不过弯来。
      在他看来,利民是指沤肥、育种、育苗、插秧、收割、脱粒、去壳,这等一条龙的服务。
      怎变成了招工?招工算利民?
      “易弟好法子,无法做其他力气活的人,尤其是妇人,可在家中做,得工钱。”
      李成器现在思维模式变了,雇人干活叫提供就业岗位,工作的人多了,赚钱多,才有好日子。
      “为何不叫你庄上的人做?”女子对次表示不解。
      “和泥、制泥块、打糨糊、制作,一番操作下来,一个时辰能做五百个算多的。
      照五十个一文钱,可得钱十文,再扣了糨糊的钱,也就八文多一点。
      一天十二个时辰,最多五个时辰来做,少的四个时辰,还有家务要管。
      合一日三十多文,我庄子上的庄户可不是这个价钱。”
      李易给出理由,庄子的庄户干一天活就三十多文?还是干这种没有技术难度的活。
      “我易弟的庄户如今识字不少,又会简单算学,懂分工合作,对工事安全操作最为重视。”
      李成器在旁帮腔,庄子上的庄户干同样的活计,比别人快多了。
      需要的人手越多的工作,庄子上的人效率越高,他们配合默契。
      一个新的工作给出来,庄户自己去看操作说明,再相互讨论一下,立即分工配合,还能在工作中改进。
      李旦听懂了,却有些不服气:“你庄子上的人比别人强?”
      “自然,若叫庄户制作,初时他们或许和其他人一样,一个时辰制作五百个。
      待过几日,他们会自己琢磨出来更快的方法,一个时辰做一千个不难,甚至更快。”
      李易有一丢丢骄傲,庄户们善于思考,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
      李成器再次开口:“这便是优秀团队。如军队,都是两个眼睛一张嘴的人,羽林飞骑就是比千牛卫厉害。”
      “卖多少钱一个?”女子好奇价格。
      “多少钱?”李易看大哥。
      “一钱一个。”李成器给出个答案。
      “怎这般贵?”李旦想了下成本价,发现利润太高了,乍一算,五十个摔炮六文,卖五十文。
      “长安有钱人多,有孩子得一块麦芽糖不易,有孩子吃糖葫芦吃掉上面大片的糖,山楂和其余的便扔。”
      李成器讲贫富差距。
      “正是。”李易说道:“在天上人间用餐的人看下面别处吃汤饼的人,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
      “唉!”李旦突然叹口气。
      发现确实是这样,一文钱,穷人家的孩子拿着舍不得花。
      一缗钱,有钱人家的孩子不在乎。
      若一文一个摔炮,一缗能买一千个,够摔很长时间了。
      “木员外、木夫人,趁现在,先作一些检查,明日再作剩余的。”
      李易不愿在没意义的感怀上耗费时间。
      “也好。”李旦答应。
   

第一百九十章 身在庄子心不孤(第一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