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百四十一章 冬季就要起试点(第五更)[1/2页]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易,有你真好。”毕构突然说了一句让李易起鸡皮疙瘩的话。
      他已经决定了,中午在庄子吃完饭,下午回去处理人。
      居然有人提议绕开李家庄子,不要什么都指望李家庄子。
      这等事情能绕开?户部绕开,陛下一样会来问。
      自己问,得到发展思路,是自己操作。
      自己不来问,做错了,等陛下问,自己承担多大的责任?
      换个商人,有同样的打算,保证不会说出来,还要露出为难的样子,最后勉强答应。
      还有小易好,不屑占便宜,李家庄子想赚钱,有无数种办法。
      凡是对朝廷不利、对百姓没好处的便宜,从来不占。
      今天自己过来,本想让小易答应。
      小易不说那么多的话不行?
      “小易,给你地方,你确实要那般做?”
      毕构拿过来钳子,夹松子,现在感觉到了,牙花子疼。
      李易自己咬松子:“必然会,放着好资源不用,浪费。”
      “你准备付出什么代价?”毕构问出来的时候自己很不好意思。
      “一个是钱,给朝廷多少钱,不用一次就给,以后慢慢给。
      第二个是就业岗位,解决多少人的生计问题,安排他们干活,工钱如何定。
      三是保证治安,包括防火、防盗、放抢等方面。
      四是对教育的投入和公共事业的投入,比如基建。
      五是怎样协调东西两市,不可以冲击原有商业买卖场所。
      第六则为如何保证产品供销之间的关系,稳定市场,维护价格体系……”
      李易慢慢说,给毕构上课。
      长安城外一大片地方的土地使用,不付出点代价绝对不可以。
      不是简单地棚户区改造,想单纯地改造棚户区,到别的州府,有许多等着改造的地方。
      李易说的相当于曾经京城南边五里范围内的地方拆迁后的土地自由利用。
      没有什么二环、三环,直接就是最开始的京城区。
      若直接用楼房换平房,不加任何附加条件,其中要包含多少的犯罪?
      比如说谁当京兆尹,然后在倭国钱庄有好几百亿个人存款?
      “回头给老夫抄一份。”毕构对着在那里一人一句轮流写着的宫女太监们说。
      宫女太监像修起居录似的,李易一说起正事,他们就掏出小本子和铅笔记。
      不会速记的他们配合默契,一人一句,绝对不会出错。
      毕构过来跟李易说话,必须记下来说了什么,回头好给陛下看。
      “老毕,这回知道了吧?想拿那块地,需要大量的资本,还有承担责任与义务。
      你可以分成块,一块一块的,接着竞拍,不一定非要我李家庄子去操作。
      有商人实力够,叫他们参与进去,好给以后其他州府打个样儿。”
      李易没打算自己一个人全包了,他要培养商人。
      “先给你一块地,就现在,你赶紧做出来,别人才能学着做。”
      毕构想得倒是不错。
      “大冬天的你让我来搞?冬天盖楼,我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李易摇头,使劲摇头。

第七百四十一章 冬季就要起试点(第五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