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百八十二章 费钱于途作怎想(第三更)[1/2页]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毕构也吃面,心不在焉的模样,他就想不明白驿站如何自己养活自己。
      换个人说,他能把一碗面扣到对方脸上,李易说,他考虑的不是可行性,而是究竟如何操作。
      等一碗面连着汤被他吃完,他还是没想出来。
      李易陪着毕构出来在外面散步消化食儿。
      “小易,你告诉我钱从何来?”毕构放弃自己想。
      “现在就有的,百姓让驿卒帮忙带信和带货,给钱,当然,都是富贵人家。
      咱们把业务展开,官驿和民驿同时操作,顺便民驿有偿服务百姓,开水是免费的。
      百姓不住宿,自己带干粮和咸菜,免费喝开水,驿站赚不到钱……”
      李易说起他那时的物流与客栈,酒店好点的,大厅里面有免费水,不好的没有,除非住宿。
      驿站主动承担,反正它得烧水给客人。
      若是百姓住宿,同样的价钱,在驿站安全,哪怕是住大通铺,一钱住一晚上,并不多。
      商人更需要驿站,找地方休息,加上货物帮忙看着,可以多要点钱。
      毕构听明白了,摇头:“不妥,百姓拿有许多的信和东西要带,赚不回来。”
      “是哈,百姓没有那么多在外的亲人。”李易笑着附和。
      接着笑容不改:“但咱们可以让人用驿站送货。老毕你看啊,哈密瓜你知道吧?吃不到?”
      “到地方就烂了。”毕构面色难看,认为李易在调侃他。
      “走三百里的快递,不,驿站,从采摘下来,到送至你手里,它就能吃。
      十里一驿,我若在当地,我会派人到长安询问谁想买,交钱,凑够一定的数量了,走驿站送来。”
      李易举个简单的例子,哈密瓜可以保存一段时间,十天半个月的。
      “价钱贵。”毕构不想花那个钱。
      “当地的哈密瓜在当地并不值钱,只要当地一个瓜,不两个瓜可以多赚一钱,剩下的全是路费。
      一个瓜你支付十钱的路费,两个瓜二十五钱,你还不想吃?
      我在哈密设立一个商行,在长安设立一个商行。
      长安商行负责询问别人要买什么,不一定非得是哈密地区的哈密瓜,也可以是其他地方的东西。
      别处同样有商行,凑一批,拿了钱传消息过去,当地走驿站给送来……”
      李易讲解,要求时间不同,加的价钱自然也不同。
      想吃岭南的荔枝,只要啃花钱,一天跑一千五百里,也在荔枝烂掉前给你送到手上。
      十里一驿,你砸钱,用快马给你跑。
      换成可以保存很长时间的东西,路费则便宜。
      选中东西,给你用一百五十里一天的速度送,一个月内也送到了。
      对于李易那个时候,这速度就没人买了,你当你卖大型机械呢?
      在大唐,从岭南到长安,一个月内,简直快到不可思议。
      关键是许多东西长安没有,商人若大量运输,一天可走不了一百五十里。
      毕构越听眼睛越亮:“如此说来,无须非得长安,其他两个地方之间,亦可这般操作。”
      “然!到时驿站就赚钱了,你也能收到税,驿站钱多了,帮忙修修路。
      失去了土地又成了逃户的人重新入籍,在驿站帮忙,或者是从驿站取了货物,分到当地的村子各户。”
   &

第八百八十二章 费钱于途作怎想(第三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