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百六十三章 但有人在地不失(第五更)[1/2页]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轮船队伍抵近,准备靠岸。
      老杆子在跟营长钟汗说话:“我敲的,一高兴就敲错了。”
      钟汗看一眼老杆子,抬腿踢了年轻的军士屁股一脚:“让你吃肝,你就是不吃,眼瞎了你。”
      “明天就使劲吃,你们有肝都留给我。”军士没敢躲。
      “你不是缺肝,你是缺心,突厥敢从下游往上游操船攻打?还是夜间行船,他们有多少人够死的?”
      钟汗又踢军士一脚,这才招呼人帮着泊船。
      军士笑了,没事儿了,挨两脚算是罚过,一过不二罚。
      “老杆子,回头我杀只鸡请你喝酒。”军士感激地对老杆子说。
      “留着给你媳妇儿吃吧,你媳妇儿肚子那么大,快生孩子了。”
      老杆子把锣和棒子放好,也去接朝廷船只。
      军士跟在后面:“也不是很大,报纸上不是说了么,不要使劲吃,大了会难产。”
      钟汗命人吆喝。
      “大家起来了,过来接朝廷轮船,今天到了。”喊话一遍遍重复着。
      岸上的人也跟着喊,一起来码头,看一看,这可是头次解决了壶口瀑布通航问题的船队。
      当地百姓果然出来了,反正已经被吵醒。
      五十艘轮船相继停靠,更多的火把点燃,大家一起欣赏轮船。
      报纸上有图,却比不上见到实物。
      “陛下送给大家一户一斤牡蛎干,拿回去泡了,可以煮着吃、蒸着吃、拌凉菜吃、炒蒜苗韭菜也行。”
      船队负责人丁岷先让人把送的东西搬下来,当地百姓为大唐守边疆,应该给好处。
      听到有东西可领,还是牡蛎干,百姓们精神了,准备拿回家。
      牡蛎他们知道,海里的,曾经有商人走陆路送来过,价钱很贵,一般人买不起。
      今天竟然有陛下所送的,一斤能称不少吧?
      “小孩子过来,李家庄子送的波板糖,太小的孩子不要吃太多,一个孩子三支。”
      丁岷又跟着喊,李易专门为孩子们准备的糖,大圆片的那种用舌头舔着吃的糖。
      听说有糖,家长们可不管孩子能不能多吃,有糖吃就不错了。
      有的孩子才几个月大,家长也领三支,因为家中还有大孩子,小的吃不了,给大的。
      “另外还有其他的海产品,放这里一批,大家用本地东西交换,肉苁蓉最好,可以换很多。”
      钟汗让人不停地往下搬运东西,与当地进行贸易,现在不需要直接拿东西。
      队伍还得继续往前走,现在可以拿一些前面没有的,而这里有的。
      就是之前来的路上的一些这边没有的也拿过来交换。
      这边的肉苁蓉不错,西北的沙漠里出产,野生的,比突厥和其他部族,也就是新疆产的肉苁蓉好。
      西北地方是曾经李易那里产肉苁蓉最好的位置,出产的肉苁蓉叫软大芸。
      而新疆那里出产的是硬大芸,比软大芸便宜许多倍。
      现在的肉苁蓉一律野生,数量不多。
      属于中药补品,李易要。
      他不是需要这玩意儿补什么,他要制作成袍子,然后弄成人工种植的,发到当地。
      再叫当

第九百六十三章 但有人在地不失(第五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