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朝堂日子略艰难(第二更)[1/2页]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寨主们刻苦学习,张九龄的官文发出去。
      按照李丰的办法,调晏氏一族和其有紧密关系的驶远县衙门的人到市舶司报到。
      给予更高的官职和更多的实权,到这边盯着夷商买卖,主要是看对方有没有什么危害大唐的行为。
      张九龄的职务增加,他有权力命地方官员配合。
      黄岸跟着写了个公文下发,告诉整个广州,巡查使有了,正是之前的市舶使张九龄。
      “财帛动人心啊。”黄岸命人把自己的公文和张九龄写的调令一同送去驶远县,其他的县不急。
      “他们若不动,谁能拿他们如何?”张九龄不怜悯晏氏。
      给过多少次机会?太贪得无厌了。
      身为地方官,不想着带百姓过好日子,整天琢磨捞钱财。
      又不是从外面调来的官员,本地的氏族,造福家乡才能壮大家族。
      张九龄自己属于造福家乡的人,跟李隆基生气,辞官回家。
      然后发现路不好,路不好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他却选择上书,要求修路。
      上书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真想修路,一种是试探李隆基的反应。
      按照历史上的时间,他修路的时候姚崇就下去了,毕构也挂了。
      结果他没有历史上的试探,路倒是修了,李易在保他。
      “张公我给黄氏写私信,怕他们出问题。”
      黄岸一点不隐瞒,他要提前为黄氏成员透底儿。
      告诉氏族的人千万别瞎折腾,李易插手。
      不要认为李易远在长安会兼顾不到广州,李易在长安,距离黄河源头还远呢,他照样隔空指挥。
      羽林飞骑一千三百人了,还有一千支新的火枪,准备帮当地清扫野兽。
      张九龄端起茶碗喝茶,喝一口放下:“与他们讲,好处有,李易那人习惯给官员好处。”
      “宋公来信有所提及,在京兆府的官员额外拿到的钱财和东西,比俸禄高出一倍以上。”
      黄岸把他跟宋?通信的事情说出来。
      “广平如今日子不好过,宰相多,陛下还总不回宫,他与你私交不错,广州办好了,算给他争份颜面。”
      张九龄能感受到宋?的苦楚,身位宰辅? 还是最重要的宰辅,一有点大事儿? 就得看李易。
      更憋屈的地方在于没什么好办法? 李易本事太大。
      黄河的战事? 换个人? 无非是命令沿途的州府支援? 前面打完胜利了就撤。
      不撤不行,补给跟不上。
      属于正常操作? 能做到这个的已经不错了。
      到李易手上呢? 提前好长时间放出去五十万缗,之后源源不断开始送东西。
      撤?怎么可能撤?打下来,占住了,需要什么? 我一个庄子就给你补上。
      到自己这里的广州,宰辅常规操作是给自己权力,让自己调配? 顺便派人限制一下自己。
      对晏氏一族,应该是训斥。
      李易的手段又不一样,直接叫山民入籍? 晏氏放在那里,无所谓。
      也就是东北那里暂时无事,不然李易还要出手,他总有办法。
      有如此一个智多近乎于妖的存在,当宰辅很痛苦。
  &nbs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朝堂日子略艰难(第二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