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资源转换钱增加(第二更)[1/2页]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京兆府百姓的整体生活水平提高得不会太多,周围的州和路修好了的州,百姓能多赚钱。”
      李易思忖一番,给出一个不是十分确定的答案。
      因为他不知道接下来的技术发展会增速多快,技术快,百姓日子就好。
      别处百姓有余钱,属于籼稻的功劳,杂交的粮食,需要一个时间才能铺开。
      明年河北道地区的情况会好转,大量的棉花种子送过去种,顺便种栗子树。
      栗子不是棉花,需要好几年才能挂果。
      看着六七年,时间很长,但你不种,永远没有栗子。
      胡椒树好几年,珍珠养殖也是很多年,只有去做了,才能在时间到来的时候有收获。
      还有橡胶,带过来种植,不少年才能割胶。
      当然,为了少量的橡胶,可以在那边先割胶,然后带回来。
      日子就是这样一天天过去,专门盯着一个东西,是焦虑的,但生活里还有其他的事情。
      郭子仪想了想,终究没想明白,便问:“百姓多赚钱,赚到的是谁的钱?”
      在他看来,钱就那些,你多赚了,别人则少,怎么能一起都赚?
      “百姓赚到的乃资源合理转化的钱,能变成钱的东西在你身边放着,你以前不会,赚不到。
      现在会了,把这个东西变成钱,这不就增加了么?
      如蜜蜂养殖,以前你不养,没有蜂蜜,养了后,花里的蜜就通过蜜蜂给你提供了。”
      李易用最浅显的话来说,举个养蜜蜂的例子。
      “豆虫也是。”郭子仪想到另一个例子,损失一部分大豆,换成一大堆虫子。
      人不能吃大豆的叶子,吃虫子却没问题。
      “还有矿肥,把石头和草木变成粮食。
      粪便除了用来制作肥料,亦可养红虫。
      红虫拿来喂鱼,鱼长大了咱们吃鱼。
      养蛆给鸡吃,咱们吃鸡蛋,物质转化,变成咱们需要的东西。”
      李易承认物质有一定的数量,却不认为天下的钱财固定。
      有许多东西没变成钱财,除非能够耗尽所有自然资源,包括风力、潮汐、阳光。
      “地里就得不停地加肥料,不然越长越少。”郭子仪又开始为土地担心。
      “正常来说,消耗最多的是水和光,土地上肥料……咱们去的弘农不错,我要过去看看河流。”
      李易终于说出他非要出来玩的目的,看河。
      弘农当地河流众多,常年不流动的现在估计将近两千多条,季节性干涸的河流更多。
      “看河流要养鱼?”郭子仪提起刚才的话。
      “清淤,官府组织人手清淤,我出钱都行,清理出来的淤泥我收购。
      当地山多,七山二原一分川,种地都在平原种,我把淤泥弄到山上去种别的。
      我承包一片山,顺便养鸡,安排几个人管理即可。”
      李易早想好了,季节性的河流,冬天干涸,正好挖淤泥,还能挖到泥鳅呢。
      当然,蚂蝗也能挖出来,叮身上,看到了放点盐,别使劲拍,疼。
      郭子仪露出笑容,为当地的百姓感到高兴。
     

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资源转换钱增加(第二更)[1/2页]